“當時,又有降將高延壽、高惠真獻策,希望陛下能放棄安市,先取烏骨城,其餘擋道小城必潰,平壤則不可守,其他大臣也大多主張如此這樣做。”
“但長孫無忌認為,既是天子親征,萬不可冒險僥倖,應該先破安市,再取建安,才是萬全之策。”
秦俑嘆了口氣,唉,可見當了皇帝之後親征,反而容易束手束腳。
這場戰爭,要是大唐放開手去打,沒準真就贏了。
出征高句麗的武將陣容有多強?
李勣、李道宗,外加當時初露頭角的薛仁貴!
這時的大唐,依然是名將輩出,李勣、李道宗這些老將正直鼎盛!
阿史那杜爾等源於突厥的名將逐漸崛起、薛仁貴等新秀脫穎而出,盛唐武功的新篇章,早在這時就已經拉開了序幕!
灰色之境出現了一段快閃,上面清楚地顯示著大唐鐵軍橫掃高句麗的盛景!
“殺!!!”
戰場伊始,李勣和李道宗剛出手就滅了高句麗數千人!
之後雙方會戰蓋牟城,在蓋牟城打了一波精妙的配合,俘2萬餘人,獲糧十餘萬石!
另一邊,大唐刑部尚書率領張亮水陸大軍部渡海襲佔卑沙城,俘虜了八千多人。
戰爭只剛打響,大唐天團可謂橫掃遼東!
一個刑部尚書都能統兵四萬,戰船五百艘,在被偷襲的情況下還能反殺敵軍,可見大唐的文官當時是何等的能文能武。
之後,蓋蘇文又率領步騎4萬援遼東,李道宗僅率4000騎兵迎擊!
李勣引兵相助,和李道宗再度會合,大敗高句麗援軍,斬敵千餘人!
另一條戰線,太宗皇帝渡過遼水之後,撤下棧橋以堅軍心!
他親自率領精兵圍攻遼東城,派遣銳卒登衝竿攻上城樓,又藉著風勢燒燬遼東城西南樓,一舉攻破遼東!
城破之後,太宗親率士兵,殺高句麗兵萬餘人,俘獲城民4萬口!
唐軍大截之後,又向白巖城進軍!
高句麗烏骨城守將遣兵萬餘援白巖城,唐將契苾何力僅率勁騎800反擊,帶傷追擊數十里,斬千餘人!
又到六月,李勣攻白巖城西南,太宗臨其西北督戰,打得高句麗守將孫代音不得不獻城投降!
到這,唐軍已經連克高句麗十餘城!
高句麗損軍五萬以上,被俘虜七萬以上,被繳獲馬匹、鎧甲、兵器等不勝其數!
反觀唐軍,僅損失兩千士兵和八千匹戰馬,一直打到安市,野戰和攻城戰勝率達到了百分百!
這場戰役可以說是完美的體現了,什麼是真正的橫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