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四年。
太宗皇帝近日見秋高氣爽,決定去同州狩獵,可當下襬在他面前的,卻有一封奏摺。
他有些無奈的翻開,看到上面寫著:
“臣啟陛下,如今百姓秋收還未結束,若是圍獵,恐對田間作物不利,惟願陛下以天下計,暫緩秋收,微臣敬上——咸陽縣丞,劉仁軌。”
“陛下,您怎麼了?”
程咬金站在一旁,見陛下若有所思,許是遇到了難事。
“小小一個咸陽縣丞,得知朕要圍獵,竟也敢上表勸阻朕。”
太宗皇帝欣慰的笑笑,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腦回路:“這足矣說明朕政治清明,底下的臣子,才會盡諫忠言啊。”
“陛下,此人所諫何事?”
“他建議朕暫緩圍獵,百姓仍在秋收之時。”
“哦……”程咬金心領神會,卻並未給出任何建議。
心底,卻是想著:若是如此,的確該暫緩圍獵。
只是,程咬金從不會把想法輕易說出,看陛下這反應,必然做下了暫緩的決定,一來,自己沒必要再多說,二來,這是陛下體恤愛民,主動想出來的決定,而非是在他程咬金的諫言之下。
俺雖為一代武將,然身處朝廷,亦當睿智明目。
和演義和影視劇中大多出現的程咬金不同,歷史上的程咬金,每逢出征,經常舉旗最先殺上城樓。
高宗年間,他67歲了還能當行軍大總管,把西突厥打得死去活來。
到那個年紀,依然能得到重用,那就不是光靠吃老本能做到的事情了,足見程咬金仍有餘勇。
再加上他深居高位,仍能深得高宗信賴,統領大軍,這就佐證了他為人處世的高超智慧。
現代世界,太宗皇帝聽到程咬金的心聲,忍不住笑道:“這個程咬金,盡給朕做這樣的事情!”
“朕還記得,當年他釣魚輸給了秦叔寶,秦叔寶就每次都提著兩斤重的紅鯉魚,跑到程咬金家人面前炫耀……”
“這件事,吾也記得。”
秦俑笑著說:“當時程咬金兩次都空手而歸,他的性子終究無法如秦叔寶一般沉穩,釣不過也實屬正常。”
“無錯,但咬金可不是那麼容易服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