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為何不到五日就失守,除去民心早就被你糟蹋完之外,難道就沒有守城將士不願再為你效死命的原因麼?!”
“是你,你會為了這樣的朝廷去拼命嗎?!”
“百姓為什麼這麼恨你,士卒為何不願死守,臣子為何不願和你共存亡,你可想過自己的原因?”
“你一次又一次地避開能挽大明於將傾的正確決策,一次次地努力將大明王朝推入了萬劫不復的火坑,還在這跟朕哭哭啼啼?!”
朱元璋越說越氣,乾脆又一腳踹了出去:“把你的臭淚抹乾淨!”
“老朱家的男兒流血不流淚,寧死不折腰,到你這就只敢躲到山上來死了麼?!”
朱由檢再次被踹倒,胸悶的幾乎要喘不過來氣。
王承恩還在一旁自打耳朵,眼角一邊流著血,一邊痛哭著。
只有他知道,自己的陛下到底有多麼難。
可現在,老祖宗從未說他翫忽職守和遊手好閒,說的,是他做的一件又一件大錯特錯、本末倒置的決定啊!
這,又豈是因為勤奮節儉就能揭過的呢?
勤奮節儉就可以做錯事,就可以敷衍和拿百姓不當人,拿百姓的糧食不當糧食?
那是多少百姓一家老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復一年辛勤耕耘出來的成果?
本就遇上了小冰河時期,哪個農民不是苦得揭不開鍋?
本該是共克時艱的時候,朝廷卻想要成為壓死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要是農民都能吃上點飯,誰願意頂著誅九族的危險造反?
要實在顆粒無收也就罷了,可問題是什麼,問題是他們自己種出來糧食本就為數不多,朝廷還要變著法的搶。
唉,可若是站在崇禎的角度來講,他不想辦法多弄點錢,似乎也不行。
畢竟總要抵禦外敵的,外敵要是打進來,結合歷史上的各種前車之鑑,百姓們肯定不會有好日子過。
可關鍵是,他本可以得罪士大夫的,但又不敢。
在國家最最缺錢的時候,他也不敢對那些陽奉陰違計程車大夫怎麼樣,只敢去求他們募捐,由此可見他對士大夫的態度是何等卑微。
那好,士大夫不敢得罪,那怎麼辦呢,只能得罪農民了!
一次次地試探底線,說好苦一年,結果一年加一年。
要是百姓再忍氣吞聲,沒準就是三年又三年,關鍵是百姓們再怎麼忍氣吞聲也沒用啊,實在沒有糧食了你朝廷還要我們交稅,那可不就得等死或拼命?
更何況我們百姓也沒有胳膊肘往外拐,我們向的是李自成。
一句“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讓多少百姓恨不得江山馬上改朝換代,恨不得把心窩子都掏給李自成?
你老朱家做皇帝不把我們當人,我們幫一個把我們當人的做皇帝總可以吧?
最起碼,他目前看起來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