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觀眾對崇禎喪失了同情心,這樣的皇帝不是活該被造反麼?
不造反,難道看著他一步步把百姓逼死?
如此看來,朱由檢也就是嘴巴說得好聽,事實上跟一些昏君暴君沒什麼區別。
只不過,這傢伙很會立人設,每當出一個壓榨百姓的政策,就會動不動就會來句,朕是迫不得已,朕只能先苦百姓一會之類的話,來為自己壓榨百姓的事實提供理論基礎,看似無奈,實則步步蠶食。
就拿剿餉來說,開始於崇禎十年(1637,崇禎皇帝在試行之初就假惺惺地說過:“勉從廷議,暫累吾民一年”。
可到崇禎十二年時,這一餉還在進行全徵,崇禎對自己做下的承諾簡直隻字不提,不斷地壓榨並挑戰百姓的底線。
再就是練餉,同樣是為了針對農民起義軍!
一方面不斷地加重賦稅,把農民逼得走投無路,一方面越發冠冕堂皇地搜刮農民的錢去鎮壓那部分走投無路的農民,這不是把大明百姓往死裡逼麼?
到了崇禎四年(1631年時,遼餉足足達到1000多萬兩,再到崇禎十年(1637時,又加剿餉二百八十萬兩!
等到崇禎十二年,再加練餉七百三十餘萬兩,加派總數高達2000餘萬兩,遠超一國正常賦稅的全年收入!
甚至,直到崇禎十五年還在加徵!
980、
雖然崇禎皇帝表面上廢除了幾個,但無不從其他稅中找補,看似稅少了,實則依然在增多!
百姓又不傻子,稅是越多還是越少,心裡會沒點數?
可崇禎就是這樣,一邊口口聲聲地說不想累民,一邊又把百姓累得喘不過氣,在鎮壓起義方面完全是既不治標又不治本!
這樣說一套做一套,實際上虛偽至極的皇帝,就算是平了李自成又如何,難道就不會東自成、南自成麼?
這種種不把百姓當人的舉措,換來的是當李自成領導的農民大軍進攻燕京前哨重鎮宣府時,百姓“舉城譁然皆喜,結綵焚香而迎”!
一些被農民軍派遣到山之東、河之南等地方州縣中去就任的官員,更是獲得了“先造牌至,士民苦徵輸之急,痛恨舊官,借勢逐之,執香迎導,遠近若狂”的待遇!
縱然口口聲聲說為了百姓,縱然看似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可崇禎,真正為百姓做了些啥呢?
如果靠嘴說說就有用的話,那這世間的壓榨豈非皆可諒解?
再讓崇禎多做幾年皇帝,大明的百姓怕是連樹皮都沒得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