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送仁一聽是正事,當即嚴肅起來。
按理說,這種事江逸找沈萬榮肯定更好辦,可江逸沒有。
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玄機?
他是想以個人的名義,還是別的什麼?
陳送仁一時想不明白,提醒道:
“這事要想快速進行,找沈臺是最合適的,而且既然是典藏華夏影院,肯定得獲得臺裡的支援才行。”
“我等會會給沈臺打電話。”
江逸當然知道其中關鍵,笑著道:“只是,我想殯儀館也能投資。”
“投資?”
陳送仁眼眸子轉了轉,狡黠地笑道:“你這是來坑我錢來了啊。”
“不會,我出大頭,你只要出個面就行。”
江逸需要一個類似法人的角色擋在前面。
他現在在臺裡身份並不高,要是以他的名義出,指不定會帶來多大的風波。
就像以前搞醫學的,六七十歲的教授在地方有難時捐出一百萬一樣。
許多人不會去想著這個人真好,而是第一時間想:這錢是哪裡來的?為什麼他能捐出一百萬?
總以為自己或自己圈子裡的做不到的事情,別人也不可能透過正規途徑做到,一旦做到了那就是有問題。
殊不知,這才是許多人思想上最大的問題。
江逸可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否則好事是做下了,卻還惹下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還得去跟他們解釋錢是哪裡來的。
這不跟分明幫了人,還得挨人罵,惹一身騷是一個道理麼?
目前來看,陳送仁是最合適的,一是喜歡錢,二是有足夠的錢,三是有一顆華夏心,可以在大事方面給予信任。
“既能提升殯儀館的名氣,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又能為國家辦事,省得國家支出,還能讓我們殯儀館出個幾億,你小子的算盤可真精!”
陳送仁調侃的同時,很快做下決定:“既然如此,沈臺那裡你也別用給他打電話了,我去跟他說。”
“你不會忘了,是誰把你推薦給我的吧?”
“那殯儀館,出錢嗎?”江逸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