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怎麼沒為百姓做出實事呢?”
他以反問的語氣開頭,見辛棄疾目光閃爍,斬釘截鐵道:
“就拿北地的百姓來說,先祖您剛才也說,若沒有二次燕山之行,您就無法奪回帥印,也無法協助北地義軍打更多的勝仗!”
“奪回的帥印就算是功過相抵,但那些打過的勝仗呢?”
“先祖您和義軍打贏的每一次戰鬥,都讓北地的宋民看到了迴歸祖國的希望,在那段被壓迫的日子時,您多次成為他們心中的一道光!”
“雖說百姓們的注意力很可能盯在首領耿京上,但作為義軍的掌書記,您妥善保管帥印,在出現問題時,謀能追上不知提前跑了多少公里的盜賊,武能不廢吹灰之力斬曾統千人之首領,保障帥印萬無一失,這何嘗不是功勞?!”
“丟失帥印當然算是極大的過失,但在當時的義軍中,可找不出第二個能文能武的辛棄疾,耿京也是因此而重用您,沒有人比你更合適做掌書記!”
“古代軍隊出現叛徒是極為正常的事情,帥印放在任何人手裡都可能丟失,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及時找回,就算看管帥印的另有其人,您知道它丟後,也有足夠的能力找回來,可謂是義軍的一道定海神針!”
江逸客觀解釋道:“這可不是晚輩誇大,先祖,晚輩記得,在生擒張安國這件事上,您做的可不僅僅是五十單騎入敵營!”
一道畫面驟然浮現,取而代之的是古今所有觀眾的關注。
畫面之中,那個從金營裡衝出的少年騎於馬上,馬上還馱著一個捱了巴掌的張安國,身後只跟著數十騎。
在這場追逐戰中,五十騎又出了不少損傷,但每一個騎兵臉上都沒有一絲一毫的恐懼,反而感到肆意、暢快!
張安國害得數十萬的義軍分崩離析,這樣的人必須要抓回去千刀萬剮!
而他們,做到了!
在這些騎兵之前,首當其衝的少年騎術竟絲毫不弱於金人,饒是他們的前鋒如何追趕也跟不上來。
利箭,不斷地刺在馬蹄剛踏過的地方,好幾次都險象環生,可少年臉上的笑意卻越發濃烈,似乎敵人越多越痛快!
少年一貫快馬揚帆,道阻且長不轉彎,年少當輕狂!
一念生,一念起,隨之而來的是利箭出箭筒,一縱一橫之間懸於弓上拉滿,戰馬依然往前奔騰,可馬上少年卻是滿弓回首!
利箭不停的落下,如雨點般射向他,少年怒目橫眉,馬作的盧飛快!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