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顧靖澤> 第888章 函首之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88章 函首之恥 (1 / 3)

“晚輩記得,當時年過八旬的陸游先祖,也曾親自趕到行都,為韓侂冑獻計獻策,想要實現報國之夙願。”

江逸依據自己看到過的典籍,謹言道:

“可他剛跟韓侂冑提到北伐,韓侂冑就對他說:馬上殺敵乃武夫之事。先生文采蓋世,自當重用,豈可屈尊至此!日後大軍凱旋,請先生多寫些頌歌吧!”

“可即便如此,陸游先祖仍然為北伐一事殫精竭慮。”

“韓侂冑用人失察,西線將軍吳曦外通金朝時,就是陸游先祖多次催促吳曦,但吳曦最終還是叛變了。”

“西線叛變,東線主和,不久後韓侂冑也被禮部侍郎史彌遠殺害,使得北伐徹底失敗……”

“而後,陸游先祖也憂憤成疾,鬱鬱而終了。”

“他臨終前,留下了絕筆《示兒》作為遺囑。”

江逸氣憤起身,悲傷的情緒好似泉水般湧上心頭,沉吟道: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觀眾們不見陸游,可當聽到這首詩的時候,就彷彿看到了陸游一般。

一個八旬多,瘦骨嶙峋的老人躺在床上,乾澀的眼角含著生命最後的幾滴淚水,幻想著有一天,王師北定中原日……

幻想著有一天,家祭聽得凱旋音……

可惜,這一切最終都只成為了空想。

南宋,呵呵,多少有骨節的人,最後都被逼成了詩詞人?

要麼是君主沒長眼睛,要麼是掌權者沒長眼睛。

真有才華,忠於大宋的人往往不得重用,不忠的反而大多委以重任,明明有很多就發生在前幾任皇帝身上的前車之鑑,但就是不長教訓。

這樣的朝代不亡才是見鬼。

只是可惜了,那麼多立志報國的文武志士!

“務觀竟是這樣的下場?!”

辛棄疾頓時眼含熱淚,他已經有些相信,眼前這真的是自己的後世了。

剛才那首詞,很像自己會寫出來的風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