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顧靖澤> 第898章 賽存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98章 賽存孝 (2 / 3)

江逸無奈的說出了事實:“是的,不少被逼走的所謂歸正人,到了金、蒙之後,反而成了他們的先鋒。”

“因為他們對朝廷具有一定的瞭解,所以在面對宋朝軍隊時,往往能夠獲得勝利。”

“朝廷因此憤怒,可他們有沒有想過,這些從北地歸來的人,何嘗不瞭解北地的地形和一些金蒙的弱點呢?”

“若是他們能夠妥善對待的話,面向自己的劍,早已是一把又一把北伐的尖刀利刃。”

“過去了那麼多年,很多人都是在北地長大,憑藉的都是對大宋的一番赤誠之心才南下,可朝廷居然如此對待他們,怒極的他們又能如何做?”

辛棄疾聞言,厲色道:“叛徒就是叛徒,無論有什麼理由,最終他們都選擇了為一己之利和怒氣,站在了國家和百姓的對立面。”

“我可以理解,但不能容忍。”

他的語氣不容置疑,江逸也是這樣想的。

得罪他們的是朝廷又不是百姓,明知道異族攻城之後,會怎麼對待無辜的百姓,還帶著他們來打自己的同族算是怎麼回事?

理解,但不能容忍,這已經是相對包容的態度了。

當然這種包容,不是說叛徒在自己面前,我們就要因為理解放他們走,該拼命就得拼命,這是立場問題。

難道我們能因為理解別人受的苦難,就任由他將屠刀對準我們的親人麼?

所以江逸最看不慣那種碰到生活不如意,跑到大街上亂砍人的那種影片下,冒出一大堆網路聖母,在那說什麼“啊,這個砍人的人一定很苦吧。”

什麼“唉,事出必有因,要不是被逼急了,誰願意亂砍人呢!”,整得亂砍還有理一樣,完全就是刀子沒落在自己身上。

就像辛棄疾先祖一樣,他夠憋屈的吧?

但不管被朝廷封個什麼官,他都會力所能及地把當地治理好,哪怕朝廷不用他了,大不了就閒居,哪裡會做什麼報復百姓的事情。

無論是辛棄疾還是嶽爺,哪怕是江逸碰到國家叛徒,都會格殺勿論。

但南宋朝廷最後,無論獲得怎樣的下場,那都是咎由自取。

或許,也正是因此,元代張養浩才會發出那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慨吧。

到頭來,為朝廷過錯買單的,還是百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