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金朝統治者總是想方設法限制漢家在不同地域之間的流動,再加上我的祖父是金官,很多雙眼睛都盯著,更受到不少掣肘。”
“而我少時便學了很多東西,卻一直沒有派上用場,十五歲時的燕山和金都之行,就是對我的一場歷練。”
“只要我參加會試,一可以安金廷之心,二可以趁機查探各方態勢,何樂不為?”
辛棄疾說到這時,整個人都彷彿年輕了許多,精氣神一下子就上來了。
想當年,這些經歷何嘗不是屬於他的金戈鐵馬?
“可先祖,晚輩還有一事不明,在你十五歲和二十歲之間,還有一場會試,那次您為何沒有參加?”
“金國遷都燕京之後,越發壓迫百姓,我和祖父都意識到百姓們的困難,於是更加刻苦地習武修文,積蓄力量,試圖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待到二十歲時,我的兵法和文武皆已大成,便再度燕山,入金都,勘察山河形勢,瞭解金軍動向,收集相關情報,打算起義抗金!”
“每次入燕山,我都看到百姓們深陷苦難,深知一切刻不容緩。”
說到百姓們的苦難時,辛棄疾的嘆息聲越發深沉:“唉……”
“當時二十而已,如今六十又七,已過四十又七年!”
“我窮盡一生,北地百姓卻依然飽受苦難,反觀我卻在這苟且偷生,什麼都做不了,何其不甘,何其對不起百姓!”
辛棄疾憤怒揚劍,眼神驟然凌厲,幻想著金人就在眼前,幻想著他們正在朝自己殺來。
“殺賊,殺賊!!!”
辛棄疾憤怒地向前砍去,不斷地宣洩心中不平!
“我本以為,南歸之後,我刻在腦子裡的北地地形圖和軍防圖能派上用場!”
“我本以為,朝廷是想要北上收回失地的,卻沒想到,一切居然只是句口號!!!”
劍鋒在月下反射寒芒,雨越下越大,星星消逝,只剩少許月光照耀,反射出一道蒼老的背影。
他的劍,依舊凌厲而又迅捷,他的步法和招式,依然穩中帶著章法。
一看,就從未放鬆過練劍!
可這劍勢,卻是帶著無盡的沉重和憤恨。
二十出頭時,本以為只要南下就可以帶領軍隊北上救民,誰知換來的居然大多是些閒職!
四十多年啊,算上習武修文那些日子,怎麼也得五十多年了。
窮盡半個多世紀的努力,從青絲到白髮,到頭來北地依舊淪陷,朝廷依舊不作為!
曾經親眼看到過的苦難,依舊在自己的同胞身上不斷上演,反觀自己卻無能為力,就算是個普通人也會心痛至極,更何況是辛幼安?
江逸看著這劍,看著那先祖,感覺他再洩不了憤就要瘋了!
可是,自己又能怎麼幫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