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秉懷教育心的老師不由思考起這些問題,華夏兒女要人人如龍,要聚是天上龍,散是滿天星的話,就必須擁有這些。
否則,很容易成為一盤散沙。
墨子聽到江逸的那些後世詞彙,思索著自己曾經研究過的一些對應理論,很快就對號入座,知道江逸說的大概都是哪些。
他嘆了口氣,說道:“只是如此,還遠遠不夠。”
“我雖然能發明出各種守城器械,卻發明不出一種能讓人兼相愛,能讓強者去幫助弱者,而不去欺負他們的東西。”
“我認為世界之外還有世界,它們是一個連續的整體,一切空間,時間、乃至於空間,都是連續不間斷的。”
“我想以此去推翻命由天定一說!”
“儒家認為人有天命,各有貴賤,借天命之言為自己和統治者的行為進行理論庇護,讓百姓認為很多事情都由天定,復禮是天意!”
墨子再次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抨擊。
這一刻,他彷彿回到了那個年輕時,投身儒家,卻又憤然離開儒家的狀態。
“這在孔子看來也許是對的,他當年在世時維持了一定的平衡,但此思想卻有致命的弊端!”
“一旦被後世儒者,以此理論過分的強調天命,讓百姓受天命愚弄,讓君王濫用天命,將剝奪百姓的意志和精神自由,從根本上取消人們的責任意識!”
“若如此往復,華夏之民必將陷於惡性迴圈之中不能自拔,他們將何以自強而強華夏!”
江逸在一旁沉默無語,靜靜地聽著墨子的話。
他毫不懷疑,哪天把墨子和孔子帶到現代,這兩人能拄著柺杖大幹一場。
墨子憤然道:“什麼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天命何曾在意過那些身處貧苦之中的百姓?”
“諸國征戰,濫殺不休,難道是百姓們想打麼?”
“百姓們何嘗不是逃過、抗議過,他們盡了人事,可天命如何待他們?”
“想跑跑不掉,想死可家裡還有需要照顧之人,他們要做的只能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去拼命活著。”
江逸心念一動,時空之鏡浮現出了墨子此刻腦海中所想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