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思考著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疑點。
會不會是宋國人還不知道墨子救了宋國?
會不會是宋國人沒有認出墨子?
這兩者都可能是宋國不讓墨子避雨的原因。
畢竟古代不像現代一樣,網上一搜就能知道一些名人長啥樣。
再加上當時下那麼大的雨,沒認出的可能性還是極高的。
至於前者的可能性,江逸思考了一小會後,便排除了。
楚國造好雲梯要攻打宋國的訊息,墨子和各大諸侯國都已經知道,尤其是宋國,更是如臨大敵,他們都沒有對付雲梯的經驗。
遇到這種情況,宋國不在積極備戰的同時,派幾個探子到楚國去查探訊息那也太愚蠢了。
更何況各國肯定早在彼此之間安插了探子,這些探子依仗的是一國的情報系統,他們的情報再怎麼慢,也不應該比墨子到的還晚吧?
因此,要說宋國不知道墨子救了宋,江逸是不信的。
至於第二種可能,假設真是因為沒有認出墨子,後面知道之後,宋國也應該有所表示才對。
至於有沒有,這個就不是江逸能推測猜出來的了。
他想著,注視著墨子,期待他的答案。
墨子回道:“會,但我希望他們不要承受。”
“不讓我進去的乃是他們的守城制度和部分守衛,若因幾人之禍,殃及一國,萬萬不可。”
江逸從墨子身上,深切的體會到了什麼是豁達和兼愛。
唉,其實認不出來的機率也不大……
宋後昭公曾經讓墨子擔任宋國大夫,可見墨子在宋國也是有一定名氣的。
雖說他之後的地位就下降到普通的勞動者沒啥區別了,但他經常出入各國、行跡很廣,又是大名鼎鼎的墨家鉅子,城門守衛還是有很大機率認得出來的。
想的正常一點,宋國可能是不相信墨子能說服敵人不攻打自己,因此加強了城門守備,不準放任何人隨意進入。
可若是這樣的話,倘若他們真把墨子認作生面孔,守在城下計程車兵應當會做一些基本的盤查,該問的肯定都會問清楚,不放過任何可疑人等。
從這個角度來說,那可能就是真認出墨子,但又不想放他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