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先祖,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應該怎麼辦?”
江逸取經道,這也是現代很多觀眾面臨的問題。
“如果很多事情註定會趨於黑暗,很多付出的赤枕可能會被黑的體無完膚,甚至被倒打一耙,身敗名裂,死不得安!”
“那後世的青年,到底該以什麼樣的心去面對這個世界?”
“是該繼續常懷赤枕,該出手時果斷出手,還是該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緊埋在心底,直至熱血冷卻,變得越來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先祖,後世的晚輩,很迷茫。”
江逸由衷請教著。
看了這些,何止是觀眾們迷茫,此時同為年輕人的江逸,心底也是一陣拔涼。
墨子十分仔細的傾聽江逸的問題,他不再怪後世為什麼不願意去見義勇為,這不是那些旁觀者的問題。
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信賴,產生了巨大的危機!
導致這些危機產生的,並非是旁觀者,而是無數的被救者倒打一耙,給後世帶來難以磨滅的陰影!
被救者汙衊了人,到最後充其量賠個罪,似乎最多賠點銀兩也就無事了。
群眾很快就會把這件事情拋諸腦後,這些汙衊人的人還可以繼續堂而皇之的生活,該怎樣還怎樣。
可那些付出熱枕去救人的人,非但真心餵了狗,還莫名其妙遭受到群眾的譴責。
就算最後真相水落石出,得了些賠償,來了句道歉,又怎樣呢?
不該受的,還不是全都受了?
他們有什麼錯?錯在救人嗎?
經歷了人性的險惡,有多少人還能做到義無反顧?
唉,一念及此,饒是墨子也不由感到頭疼腦熱。
他帶江逸,往竹林深處走去。
來到又一處溪澗邊上,墨子率先坐下,江逸跟著坐在了一塊光滑的石頭上。
“對心懷‘義’心的後輩,先祖沒什麼可教的,要說的唯有一句。”
墨子微微喘著氣。
江逸問道:“什麼?”
“一如既往,心懷大義。”
“可是先祖,我義人,人未必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