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不服、要死忠於國,那我就滅了你。
滅了你之後,那些不死忠,對大秦文化已經產生了認可的民眾,不還是得跟隨大秦麼,大秦只要這部分就可以了!
當這部分民眾都開始過的不錯時,其他各國的民眾,豈能不眼饞?
未戰以政贏其民,而後以戰滅其軍,一統六國還不只是時間問題?
“在秦軍兵敗之後,昭襄王就意識到攻心的時機並不成熟,於是就想請您出山。”
“可當時的您已經意識到,邯鄲再難攻破。”
江逸話音落下。
白起沉聲道:“的確如此。”
“其他各國早視大秦為眼中之釘,再加上他們剛贏了秦軍一場,支援和乘勝追擊的鬥志必然高漲!”
“秦軍要想再遠隔河山,去拿下別人的國都已是力不從心。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絕不能再發兵。”
“後世也是因為本帥這番固執,才認為本帥無政治智慧。”
白起嘴角撇起,像是輕蔑,又像是在嘲諷自己。
“所以,歷史上的您始終沒有出手。”
“那的確是本帥的作風!”
白起說道:“本帥不能讓秦軍白白送命,大秦已經錯失了滅趙的機會,國力已然空虛,絕不能再失去更多的銳士。”
“那些銳士要承載起保家衛國之重擔,否則,一旦秦軍被六國合滅,大秦將再次陷入裂土被分之局。”
“戰爭不是兒戲,國運的興衰往往在君王的一念之間,可王上當時的想法顯然是錯誤的。”
“他錯誤地讓本帥回師,又遭到剛被秦軍打敗的趙國的欺騙,又被其他幾國聯合贏了一場,正是君王威儀最為受損之時。”
白起很快便理清了其中關節,他有條不紊地繼續:
“因此,他必須得做些事情,讓秦人知道,他還是大秦那個強大的君王。”
“因此,他哪怕明知是敗,也會想著強行讓本帥出征,來證明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