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在滅了東突厥之後,已經有了天然的養馬場,這也是八方各國無不奉大唐為天可汗國的原因。”
太宗皇帝驕傲地說道:“藥師及唐軍大勝突厥,向周邊各國證明,華夏已經擁有了可以逐鹿草原的能力。”
“一個還沒有得天獨厚條件,卻依然可以擁有打敗當時東亞霸主的國家,擁有了一座養馬場,這天下誰敢不從?”
“若只打不治,大唐也不過花些時間多搶些戰馬罷了,只需再發展三年騎兵,讓李靖率領軍隊繼續北上或西進即可。”
“另外,朕只需讓秦瓊、李道宗、秦瓊、尉遲敬德等人留守大唐,就可以把侯君集、蘇定方、程咬金、薛仁貴、裴行儉、劉仁軌等等等,全部調去打西方。”
“就問這天下,誰能擋得住?”
太宗皇帝在想了一會名字之後,乾脆就不想了!
別人不知道怎麼出牌,那是因為手裡壓根沒好牌,他反而是因為手裡的牌都太好!
漢武帝聽到這一連串的名字不由有些羨慕,雖說他有衛青和霍去病了,可哪個皇帝會嫌棄名將多啊!
這些人他在來到現代之後也多少了解過一些,都是可守也可滅國的帥才,當然貞觀時期除了東突厥趁火打劫那次,其他時候基本沒守過。
按道理,即便將士們想要立功,滅幾座敵人的城也就足夠了!
可李靖在貞觀三、四年,硬生生帶三千騎兵決勝突厥,直接打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內卷時代,把大唐武將挺胸抬頭的門檻直線拉到了滅國級!
在貞觀當武將,可太不輕鬆了,想靠守土被提拔基本沒可能,想靠滅城當名將,也沒可能,想要滅國吧,你滅的國太小了,朝廷也看不上。
就好比王玄策吧,不動大唐兵馬滅一國,俘虜的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二萬餘送到長安獻俘,結果李世民只封了他一個從五品下的朝散大夫。
這麼優異的貢獻,才封個從五品,就問哪朝能卷得過大唐?
漢武帝忽然跟看狗大戶似的看向李世民。
他終於明白,為什麼李世民能活得這麼瀟灑自在了!
內地無戰亂,攘外一句話,治國有能臣,滅國有重將,甚至兵都能從別國調,還需要愁個啥?
人比人,氣死人啊!
李世民注意到漢武帝的眼神,心中大概猜出了他的意思,想起還要和這位漢武帝保持同一戰線,便假裝什麼也不知道一樣,順口提道:
“不過大唐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還得感謝武帝,若沒有你在大漢打出氣節,就無華夏民族的骨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