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提醒道,朝他搖了搖頭。
但比干哪裡會管這些,他的確是忠臣,而且考慮的點也十分有道理,但諫言的時機卻是完全選錯了!
他完全不顧那些好不容易有了些戰心的奴隸的想法,反而指著他們大聲說道:
“大王您看,這些一看就是些烏合之眾啊,他們怎麼能夠打仗?”
“他們都是奴隸,內心必然早已恨透了您,微臣是怕這仗還沒打起來,他們就會先對您不利啊!”
“大王,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待援軍到來,萬不可以魯莽行事啊!”
比干由衷諫言道。
可他忽略了,以帝辛的領兵才能,怎麼會想不到這些呢?
他是相信自己的才能可以有魄力掌控這些人的!
要知道,他可是連史書都記載了能征善戰、能言善辯的能君啊!
帝辛當然知道比干的忠心,但凡是一個有腦子的君王都知道這的確是個忠臣。
可是……
這時機完全選錯了!
你就算要諫言,也得私下或提前點來啊,你這麼一搞,豈不是當眾讓他好不容易聚攏的心有散了?
這種殊死一搏的戰打的就是一鼓作氣,這還沒打呢,就有人跳出來擾亂軍心,帝辛能怎麼辦?
他無奈的舉起青銅劍,冷視著比干,大怒道:“比干臨陣擾亂軍心,當斬立決!”
“大王,您萬不可再用他們啊,奴隸是絕對不可以重用的!”
比干死諫道。
可帝辛,早就沒有退路了!
這跟後世的曹操殺楊修異曲同工,誰都知道眼前這個臣子是忠心的。
可這顆忠心,比起數以萬計,事關家國大計的軍心,孰輕孰重?
但牧野之戰的結果顯然向後世佐證了一個道理,比干說的是對的,帝辛終究還是敗了……
可如果他換一個時機和地點諫言,一切會不會好一點?
這般結局,終究只能由後世設想……
“唉……”
密林之中,帝辛的哀嘆聲沉重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