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看到的,是成千上萬的學子皆是如此!
這得管理的多好,才能做到如此地步?
“是的,此乃後世之校服,學子入校大多時候都會穿上!”
說到這,江逸忽然好奇道:“聖人覺得校服如何?”
“何有此問?”孔聖人反問道。
“後世有觀點覺得,校服壓抑了學生之天性,不利於少年的全身心發展。”
“也有觀點覺得,這會讓學生之間不攀比,有利於少年的身心成長。”
“故今日,晚輩想問一問您的看法。”
江逸有條不紊的說道。
孔聖人笑道:“當然是穿有校服好!”
“穿著一樣的衣著,可讓孩子們之間更多的注重學業的本身,而非誰穿的好、誰的衣著更加華麗、誰今天又有新衣服。”
“聖人也認為,孩子之間也會存在攀比之心麼?”
“自然,是人皆有慾望,但這並非關節所在!”
孔聖回道:“若是在外便罷,在學堂,自當以學為重!”
“如我所處之世,唯有貴族可以接受教育,貴族子弟之間無論是否年少皆充滿攀附之心,他們會因為今日他人之所誇所羨,而驕縱日盛,對人不禮,對事不公。”
“而被比下之者,或會日漸滋生自卑之意,此類人之後往往會一蹶不振!”
“另一類則會漸生仇富之意,此類人往往會不斷拼命,力爭上等,然成為貴族之後,即會成為貧苦時所厭惡之人,甚至易誤入歧途。”
“是故,我才會提倡有教無類,每個人都應當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而我看後世校服之制,便為教育的一部分。”
孔聖人看著那些穿著校服,雖然看起來似乎並不太好看,但同學與同學之間依然可以不亦樂乎的氛圍說道:
“你且看,孩子們也許最初會難以接受校服,可當他們穿上之後,便就不會想如此之多,學習時認真學習,玩耍時認真玩耍,彼此之間從衣著上來看,沒有貧富貴賤,不會相互攀比衣類,如何不好?”
“區區衣物是壓抑不住他們的天性的,況且這並非壓抑,而是引導他們逐漸有正確之認知。”
“可若是取消此類制度,就算孩子們不攀比,家中父母怕是也會竭盡所能,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被比下,有能者不斷添衣,能力少者亦會竭盡所能,久而久之,豈能不在孩子心中,種下攀比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