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的失敗和一些工人們不慎犧牲的場景,都在典藏華夏中復現。
霍去病和觀眾們看到,許多人或掉入大海,或墜入山下,可即便如此,也依然會有人不斷地填補空缺,生怕耽誤了工程!
他們從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犧牲事件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全力做到讓犧牲越來越少,讓質量越來越好,速度越來越快!
“必須抓緊了兄弟們,早一天完成,鄉親們就能早一點通上電,孩子們上學就不用次次摸黑了!”
“這座橋得抓緊建了,現在國家還有很多等著我們去建設的地方,我們要讓自己的家越來越好,讓越來越多的人過上便利的生活,無論如何也得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
“這是我們基建人的使命,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
一幅又一幅畫面皆在時空之鏡上具現。
考慮到時間因素,這裡的很多畫面他沒有讓霍去病和現代的觀眾們看得太過詳細,只是給現代的觀眾做了一個預熱,給他們初步埋下關注華夏基建和工人的種子。
這是一條,被逼出來的基建狂魔路,在往後對話某一個人物的時候,他會從那個人物的角度,做出詳盡的設計和展現。
至於華夏的基建如今有多強?
伴隨著江逸的話音響起,時空之鏡上也出現了對應的畫面。
他莊嚴地看向霍去病介紹道:“世人都說華夏是基建狂魔,但他們卻很少知道,在享有這個稱號的路上,華夏人吃了多少苦,犧牲了多少人,並不斷地前仆後繼!”
“也正因此,晚輩才敢自信斷言,沒有華夏人做不成的基建!”
“現如今,一個時辰,華夏人可以拆掉一座大橋!”
“不到五個時辰,華夏人就能改造一個大型火車站!”
“十六個時辰,華夏人就能建造起一座醫院!”
“不到二十二個時辰,華夏人就能把一座最最繁忙的立交橋做一個整體大改造!”
“因為我們受過罪,因為我們有同胞吃過苦,所以我們不想重蹈覆轍,更想後世能享前人之福!”
“這是華夏人從古至今流淌著的優良血脈,是每個人融入骨髓裡的精神,亙古未變!”
古人的一時辰,是後世的兩小時。
江逸不斷地說出了一組又一組資料,放出了一張又這一張圖片,並以霍去病可以理解的形式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