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裡,江逸聽到曹操這樣說,想起了自己看到了那些檔案。
確實,曹操經歷了太多的背叛。
就拿陳宮來說,在曹操殺呂伯奢的時候,陳宮其實並沒有在,他也沒有救過曹操的命。
之所以背叛曹操,後人推測是因為陳宮見到曹操在兗州大開殺戒之後,才做下如此決定。
背叛的過程也是蓄謀已久,陳宮趁著曹操不在,協同陳留太守張邈、張邈之弟張超、從事中郎許汜及王楷等同謀叛亂,引領呂布進入兗州為主,有了這些人呢,兗州其他各群全都積極響應起事,一時之間打敗過好幾次曹操。
若不是曹操本身具備強大的軍事才華,以及帳下有不少謀士勇將,光這兗州之變,就足以要了曹操的命。
其中還有張邈也值得一提,這傢伙跟曹操還是很多年的好朋友!
曹操征討陶謙的時候,曾告訴家人,如果自己回不了,那就投奔張邈。
他是何其信任這個好友?
但最終得到的結果就是,張邈和陳宮一起背叛了曹操!
再就是魏仲,此人舉孝廉入仕,全靠曹操推薦,可以說是對他有知遇之恩,曹操成為一方諸侯後,魏仲就跟在他手底下,結果魏仲也背叛了他……
這還只是歷史上有記載的一些事件,那些沒記載的有多少,只有曹操自己心裡明白。
可想而知,他一生經歷了多少背叛?
所以,當他聽到‘棄我去者’的時候,一下子就沉浸到了這首詩句中,陷入憂思。
他給自己倒上了一杯杜康酒,又示意江逸可以開懷暢飲。
江逸給自己也滿了一杯。
曹操行走在酒宴堂上,面色微紅,步伐踉蹌,悵然若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曹操一杯杜康酒下肚,又給自己滿了上。
江逸站在他的身後,默默的看著這位梟雄,道盡心中不平!
“當年,孤對身邊多少人掏心掏肺,可是,他們卻一個又一個的背叛孤!”
“陳宮,陳公臺!孤對他何其信賴,他卻讓孤險些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張邈,孤曾想要託付家人的多年好友,竟也跟著陳宮,要置孤於死地!”
“魏仲,孤對他有知遇之恩,孤曾言,就算陳宮和張邈都背叛孤了,他也不會背叛孤,之後卻如同他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