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輩先回答魏王第一問,曹丕在成為魏王之後,就已經開始改革官制,廢除中常侍和小黃門,改設散騎常侍,散騎侍郎兩種官職,定員各四人。”
江逸按照來對話曹操前精研的一些東漢檔案說道:
“同時,曹丕嚴禁宦官干政為官,從制度上剷除了宦官亂政的根源,他確立九品中正制,用各州群有聲望的人任“中正官”,分為九品,成功緩和了曹魏與士族之間的關係,為稱帝墊定了基礎。”
曹操聽了,只是默默的點頭,似乎在考慮著什麼。
“建立大魏後,曹丕堅守魏王之志,對外假借徵吳之名,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統一北方。”
“對蜀,曹丕大破劉封,收復上庸三群。”
“他也曾三徵東吳,但皆因為時機不成熟,並沒有取得太大成效。”
“除此之外,曹丕還在文學方面,修孔廟,在各地大興儒學,立太學,置五經課試之法,設立春秋穀梁博士,在短期內使中原正統文化復興。”
江逸看著正若有所思的曹操,心中也挺佩服他這幾個兒子的。
要不是曹丕一脈太短命,司馬懿至死也篡不了權。
本該是曹丕熬死司馬懿的,硬生生變成了司馬懿熬死曹丕、曹睿,這誰能想得到?
這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曹操,再次問道:“丕兒政權穩固之後,可有改過九品中正制?”
“臥槽,曹操這就看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了?”
觀眾們見到只不過半盞茶的功夫,曹操竟然就已經想到要改九品中正制。
“樓上你不知道了吧,曹操可是唯才是舉,看中的是個人的才能,這跟士族的利益其實是衝突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士族子弟反對他做皇帝!”
“而且曹操是何許人也,他能夠想到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我也沒有想到,他作為一個古人,竟然這麼快就看穿了這些!”
觀眾們不由更加佩服曹操。
江逸看向正在淡飲美酒,看起來極有城府的曹操,心中亦對曹操的才能和眼光,有了更深的理解。
無愧為,治世之能臣!
曹操把酒杯隨意放在了桌子上,眉頭略皺:“此制雖然有利於朝廷集中權力,但長此下去,統治實權必將落入士族之手。”
“丕兒這是把孤不想走的路,給走了一遍。”
“魏王為何如此說?”江逸問道。
曹操撇嘴,似乎是對士族充滿了不屑:“若孤所料無差,此計是陳群諫言給丕兒的吧?”
“他曾經向孤諫言過類似的制度,但孤未曾採納,孤要向士族低頭,這天下當初反孤稱王的漢臣,早就十少其四。”
“甚至,許多士族還會搶先擁護孤稱帝,然,孤不願為之!”
曹操隨意揮了揮衣袖,霸氣側漏:“當年滿朝文武,反對孤之漢臣,便有不少是士族子弟,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