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山之上,一個太監正攙扶著一個白髮,身穿龍袍的皇帝,一步步走上了煤山,走到了一棵大歪脖子樹下。
“這便是朱由檢,陪在他身邊的太監,叫王承恩。”
江逸為朱元璋介紹道。
朱元璋盯著滿頭白髮的朱由檢,問道:“朱由檢的面相看起來年輕,為何卻是白頭?”
“他多少歲了?”
“33歲。”
“才33歲就白頭了?!”
朱元璋心頭莫名有些痠痛,到底是自己的後輩。
他可以想象的得到,這個後輩在面對敵軍破關時,是何等的無助和痛苦。
一個會因為家國社稷壯年白頭的後輩,真的會是自己設想的那般毫無作為麼?
“大明江山,為何淪落至此?”
“大明中後期無能君,文官集團權勢過大,無人制衡,等大明江山在朱由檢手中時,已經千瘡百孔。”
江逸耐心解釋:“朱由檢受文官集團誘導,未曾聽其兄長之言,好好利用大明的最後一個錢袋魏忠賢,反而在登基三月後就殺死了他,而後不得不加重農稅,激起了大量農民起義,內憂外患由此徹底爆發。”
“我老朱家的後世,怎會有如此蠢材?!”
朱元璋怒不可遏,突然就不心疼白髮朱由檢了,這樣的後世,死了也不足為惜!
觀眾們也在電視臺對明朝的滅亡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唉,朱由檢的確是個勤勉的皇帝,但是怎麼說呢,不懂制衡,還容易被利用,都說勤能補拙,但他的才能上限實在太低了!”
一個一邊吃瓜,一邊打字的觀眾嘆了口氣,感覺瓜都有點不香了。
“是啊,不殺魏忠賢也許還好點,但是這一殺,好傢伙,文官集團直接一家獨大,朝廷又沒有錢了,又只得加重賦稅,農民本來就不富裕,活不下去就只能造反了!”
“崇禎皇帝要是讓我來評價的話,我也只能這樣說了,才能不夠,勤奮還用錯了地方!”
“這樣的皇帝豈能不敗?他但凡利用好魏忠賢,在中間好好制衡一下,文官集團也不至於那麼跳脫!”
“崇禎皇帝才上位三月就把魏忠賢殺了,這就相當於把象棋中唯一能夠制衡到敵方的最後一隻車給送了!”
許多的觀眾發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