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威寧侯> 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還沒出手,怎麼你們又被罰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還沒出手,怎麼你們又被罰了 (1 / 2)

“敗壞江山社稷?陳遠連個正經官名都沒有,在朝堂的日子,連五天都不足,怎麼當得起罪名,卿家未免說的太過。”朱棣眉頭皺起,不耐煩的說道。

郭璡如此言辭激烈,讓他更加的反感,陳遠就是配合自己演戲,他們針對陳遠,不就是針對自己麼,不過,朱棣也知道,大臣們對自己的手段肯定有怨氣,他是皇帝,皇帝也有無奈的時候,總不能把反對的大臣都殺了,不聽逆言,那是真正的昏君,朱棣只想著快些打發了他散朝。

郭璡擺起了架勢,呈上奏章。

由小黃門接了過來,遞給王振,王振再遞給朱棣。

朱棣看也不看,扔在前面的案上。

正在這時候,在那裡一直是面露思索神色的楊士奇卻出列陳奏。

“陛下,臣有幾句話想要奏明。”

別人可以直接不理會,拿話搪塞過去,可楊士奇出列陳奏,朱棣卻不得不聽,朱棣揮揮手,示意他說。

“陛下,今日郭璡誦讀奏章之時,臣也在一側細聽,陛下,郭侍郎所說士人乃大明國本,國家賦稅,八成出在貴族身上,太祖所定法度,正是為了維護國本,遏制商人,商人陰險,保護農田,也是為了維護江山社稷的穩定。維護大明的命脈,陳遠所說提高商人地位,所為短時間看似得利,卻因小失大,壞了根本。”

永樂皇帝的臉色陰沉,心中惱火,怒道:“這麼說,放棄安南才是明智之舉?”

楊士奇忙跪倒。

黃淮緊急出來幫助老朋友:“陛下,東里不是這個意思,安南已經平定,當時向商人募捐,當然是明智之舉,但時事不同,現在國家已經安穩,當思考提高商人地位的弊端。”

黃淮話裡有話,既承認了當時政策是對的,又說楊士奇擔心的是對的,應該重新思考政策,停止對商人的優惠。

如此見利忘義,過河拆橋的政策,也虧他們這些當政著想得出來了。

見楊士奇和黃淮都出來說話了,郭璡底氣更足:“陛下,有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商人可以考科舉,讓這些陰險狡詐之輩站在朝堂,後果不堪設想啊!”

“陛下,百姓清苦,天子富有四海,商人卻佔有國家財富,剝削百姓,有違天家仁德之意。”

“陛下,請懲處陳遠,廢除商人優惠體制。”

“臣附議。”

“臣也附議。”

“臣等附議。”

大臣們爭先恐後的出列奏事,處處都是針對著陳遠。

朱棣依舊是疲憊,放眼一覽,底下齊刷刷跪了大半,都是針對陳遠的,不但太子黨,還有許多漢王和趙王的門人,牛鬼蛇神都出來了,朱棣冷笑,臉上的怒意也漸漸累計,都察院左都御史剛要出列,朱棣焦躁的喝了句:“夠了!”

他虎目掃射群臣,見者無不心驚膽寒低頭。

他指著群臣:“什麼叫擾亂朝綱,朕看你們才是。你們一口一個田舍兒,不登朝堂,那皇考出身農家,乞討化緣,是不是更沒有資格做在這龍椅上。”

郭璡和其他官員啞口,他們攻擊陳遠出身低微,朱棣搬出了朱元璋,出身還低,嫌棄陳遠,那出身更低的朱元璋,豈不是更沒資格?他們哪敢說朱元璋的不是,大逆不道啊。

“陛——陛下,先皇英明神武,獨居乾坤,膽識過人,就算在草莽,也不乏英氣。陳遠是何人,豈能與先皇相比。陳遠陰險狡詐——”

“住嘴,朕看你們才是陰險狡詐,提高商人地位,是國家危難之時,他們捐出銀兩,解燃眉之急,朕親口允諾,頒佈詔令,現在要朕收回詔令,讓朕失信於商人,失信於百姓。陳遠為百姓操勞,今年以來,紅薯推廣,賦稅多了三層,商人繁榮,賦稅不減反增加,你們當朕都是瞎子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