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解釋道:「皇明祖訓是太祖皇帝留給後代的教導,其中有一條,就是不要輕易去開疆拓土,佔領土地。」
石亨一臉不解,他們武人看來,打得贏就拿,為啥不要呢?
陳遠語重心長道:「打仗,是要死人的。先前我隨永樂帝北征阿魯臺,就能夠取得很多蒙古的土地,可是永樂帝一分也沒有要,讓脫歡笑納了。」
石亨目瞪口呆,原來還有這樣的機會,這多虧啊。
石亨急道:「侯爺,你是想要緩進,徐徐圖之麼,慢慢佔領他們的土地嗎?可卑下不理解,當時如果歸入大明版圖,不就一勞永逸以競全功,得了千秋功名麼?」
陳遠沉聲道:「永樂先帝的見識深遠,豈能常人理解,如果可能,他老人家當然願意開疆拓土!可是,平定塞外,付出的是萬千將士的鮮血,當年北征,至少兩萬將士埋骨他鄉。而且是縱容脫歡的情況下,咱們才能以這最小的代價平定了阿魯臺。如果全面開戰,死傷何止十萬!」
石亨聽得呆了,他和瓦剌打個仗,知道北方人的厲害。在沒有神機營的情況下,戰爭死傷比,基本上都是瓦剌死一個,明軍死三個,代價是非常大的。
許多人想要建功立業的心情,陳遠能夠理解,但是陳遠厭惡戰爭,建功立業固然好,但一個領導狂熱的建功立業,代價就是萬千將士性命,或許,陳遠不敬畏鬼神,但是他敬畏生命!
「佔領了他們的土地,得不到他們民族的認可,就是無盡的叛亂,最後,把國家也折騰垮了,這種例子,在歷史上太多了,因此,太祖爺聖明,給子孫留了話。和平,才是我們想要的。戰爭,永遠只有白骨,沒有贏家。石亨,你要記住,任何時候,不要為了一己之私,去犧牲無數袍澤的性命,江山,百姓,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要學會尊重他們。」
最大的例子就是英國,想建立日不落帝國,最終是必然失敗的,而且付出的是無數百姓和將士的鮮血。他們上位者,卻把這些當成榮耀,完全滅絕人性,造成了百姓多少慘絕人寰的代價。.
所以侵略者是無恥的,而侵略的原因,就是他們扭曲的野心。
因此,有良知的人都應該痛恨不是正義的戰爭。
石亨聽了這句重話,臉色變了變,最終化為乾乾一笑。
陳遠淡淡地瞥了石亨一眼,道:「不過,犯我疆土者,雖遠必誅,他們要是欺負咱們的老百姓,欺負咱們的家人,你記著,可以狠狠的打,打狠,把他們打怕、打痛、打到做噩夢,打到他們不敢來。」
石亨頓時嚴肅神情:「侯爺放心,有我守在邊關,他們敢入侵踏入一步,一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陳遠是有心點撥他,做領導,特別是大將,一定不能自私。為了自己的功名私心,為了所謂的功績和政績,不但浪費國家的錢財,更是勞民傷財,更有甚者,踩著累累白骨上位,極其無恥。
這個石亨,現在地位很低,但朱瞻基看中,加上勇武,以後可以鎮守一方,只要邊關太平,少造殺孽,也是百姓的福分。
九原,夜色深深。
在軍帳外,一個舉著虎旗的騎兵衝向他們。
守營的將官使了一個眼色,就有旗手上前,舉旗,抬手做了幾個動作,這是旗語,是命令對方停止前進。
那個舉著虎旗高聲道:「我是土爾扈特部的人,我叫哈顏達,有緊急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