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威寧侯> 第四百零六章 丹書鐵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零六章 丹書鐵券 (1 / 3)

春雨淅淅瀝瀝,如牛毛,如花針,如春姑娘那柔柔的髮絲……雨霧瀰漫,京城霧霧濛濛,雨珠兒串成一個大珠簾,如煙如雲地籠罩了一切,灑在樹葉上,沙沙沙,飄落在屋簷上,屋簷落下一排水滴,像美麗的珠簾。

可誰也沒有心思欣賞這春景,大殿上,朱瞻基冷麵如鐵。

大臣們瑟瑟發抖,誰也不敢說話。

「你們,誰願意去山東,替朕剷除逆賊?」

逆賊?殺李騏的都成為逆賊了,李騏得罪的人太多了,誰願意去替他報仇,誅殺官員,不又是另一個李騏?還不是遭受大家痛恨?所以大臣們都眼觀鼻,鼻官心,都沉默不語,不願意出這個頭。

「楊士奇,李騏是你的弟子,你去山東。」

楊士奇低頭答:「陛下,正因李騏是臣的學生,臣才不能去,事涉自己的親近之人,容易情緒辦事,會有失偏頗,影響判案的公正,大臣們也會不服,大臣們不服,舉子也不會心服,解決不了問題,山東還是一團糟。」

朱瞻基不置可否,又問:「大理寺卿呢?」

「陛下,殺當朝大學士,大逆不道,其心可誅,罪不容恕。可是,遠在山東,朕無法得清楚事實,別人奏來,多有出入,若臣去了山東,臣以為,敢殺大學士,不是潑皮無賴那麼簡單,李學士有很多護衛,但護衛居然無法上前懲治歹徒,是一場陰謀,恐怕牽連甚廣,臣官位低,審不了這個案子,唯有請聖裁。」

朱瞻基惱羞成怒,氣得渾身發抖,拍案而起,怒吼道:「你們,你們平日裡都在說李騏的不是,如今李騏被殺,你們高興了是嗎?都不去山東查案,官官相護,不以公正為懷,反而互相包庇,呵,你們是反對李騏嗎?那是反對朕,反對朕的新政,既然都不想去,那朕自己去,朕明日就去山東,退朝!」

陳遠冷眼旁觀,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不說話。

大臣們面面相覷,也不敢勸誡,平日裡話最多的最敢說話的御史,都沒誰敢說話,他們從來沒有見朱瞻基發這麼大的脾氣,那威嚴,就和他爺爺要殺人一個模樣。誰也不敢觸黴頭。

「退之,陛下正在氣頭上,我等老臣,與陛下關係有些疏遠,等一會,你去看看。」

陳遠苦笑:「楊大人,我膽小得很,也怕死啊。」

楊士奇乾咳一聲:「事關國體,陛下如果任性,我大明危矣。當務之急,其一,要查清案子,不放過歹徒,也不牽連,給害李騏的人一個合理的處置,讓陛下順心,也讓大臣們安心。其二,安撫山東罷考計程車子,讓他們繼續考試。否則,牽一髮而動全身,要麼,大明亂了,就是不亂,打擊了陛下改革的心,如果從此一蹶不振,則同樣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歷史上很多帝王即位之初,都很想有作為,但受到打擊後,一蹶不振,也就蹉跎歲月,沉迷酒色,成為無道昏君了。比如宋孝宗,即位之初,給岳飛平反,還力主北伐抗金,可惜用人不當,大敗而歸,最後「愴惶北顧」,再也沒有鬥志。還有明朝朱見深,開始即位的時候,也是為于謙平反,看似明君,力求革新,結果處處被掣肘,後面也成了昏庸的君王。

楊士奇擔憂的不無道理,對陳遠鄭重道:「退之,諸葛亮奉命於敗軍之際,受命於為難之間,今天,你也莫要推辭,為了大明,你一定要站出來,我相信你能挽回這危局。」

「退之,還請你不要推辭。」夏原吉也道。

「是啊是啊,威寧侯,陛下萬尊之軀,豈能輕易去山東,遇到危險怎麼辦,而且陛下盛怒,殺盡山東官員,受苦的還是百姓,危害的還是大明,現在只有你去說服陛下了。」楊榮等人也紛紛道。

看到眾人都看著自己,陳遠知道責任重大,可他真沒有把握說服朱瞻基,朱瞻基半夜想去打獵,就半夜帶人轟轟烈烈去獵場,想鬥蛐蛐,就立即讓人從千里之外送好的蛐蛐來。而且朱瞻基文武雙全,上朝的時候,想畫畫了,就丟下朝中大事去畫畫,和「昏君」的作為還有些相似。

「我盡力吧。」陳遠深吸一口氣道。

朱瞻基怒氣衝衝退了早朝,轉身去了謹身殿。

片刻功夫,就見幾名小內侍飛快地跑出來,吩咐左右,說任何人都不允許進去。

陳遠來到門外,攸爾一聲春雷響,黃豆大的雨點噼瀝啪啦地落下來,陳遠不緊不慢走到廊下,淋了些雨。

見皇帝前,沒有特權,不是隨意就可以找到傘來打。

陳遠長長吸了口氣,把一股新鮮潮溼的味道吸進肺腑,請公公進去通報。

小黃門為難低聲道:「侯爺,不是咱家不肯,陛下,陛下正在氣頭上呢。」

「可我有十分重要的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