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盈盈而立,輕解羅責,只著一身小衣,惶然看向太子,太子用命令的口吻道:“全部脫掉!”
這位年過四十歲的太子向來敦厚,很少發脾氣,這一下嚇了她一大跳。她猶豫了一下,輕輕咬住嘴唇,閉上眼睛,把抹胸和褻衣緩緩寬去——
朱高熾看著她美麗的身體,呼吸漸漸急促起來,他三把兩把撕去自己的衣袍,便抱起那具光溜溜的輕柔女兒身,撲到了榻上……
————
順天府紫禁城,於永樂十八年才正式完工。
也就是這年年底,朱棣開始了遷都的最終決定。
紫禁城周約六里餘,南北九百六十米,東西七百六十米。城外筒子河寬五十二米。共有城四門:南午門,北玄武門、東東華門、西西華門。四角有壯麗的角樓。
紫禁城外面是皇城,包圍紫禁城、西苑(三海、景山之城。長約十八里,有七門。最南大明門,大明門內為正門,即承天門(清改天安門,門前為廣場,廣場東北為長安左門(俗稱東三座門,西北為長安右門(俗稱西三座門,皇城東門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北為北安門。
皇帝的龍攆,浩浩蕩蕩,經過一個月的跋涉,於十二月初五終於抵達。
太子朱高熾身穿黃色團龍服,恭恭敬敬的跪在宮門口,身後古樂齊鳴,原順天的官員跪拜。
順天府,也就是以後的北京,到了。
初進順天城,陳遠幾乎以為是回了南京。這裡的一切與南京是那般相似,城市的格局與南京相仿,同樣是橫平豎直的街道、同樣被一堵堵高牆隔斷開來的一個個街道、巷子、衚衕、作坊,同樣是植在路旁的至少百年以上的槐、榆和垂柳。
朱棣修建的紫禁城,就是以南京為模板的,奪天地之造化,鬼斧神工。
再走幾步,他又發現了不同。
這裡路邊的排水溝比南京更寬、更深,而且都是明溝,所以每一個交叉路口都要架橋。
這裡也有上百萬人口,並不比南京少,可是走在街上。總給人一種人煙稀少的感覺,遠不及南京熱鬧,因為這座城比南京更大、街道比南京更寬。
南京魚米溫柔之鄉,秦淮河岸,多是陰柔的文氣。
這順天,則寒風呼嘯,人們面部如刀削,頭上都結了白色晶瑩。
天氣極冷,但儀式亦步亦趨,寒風中,沒有誰敢亂動一步。
朱棣望著曾經的燕王府,早已經過改造面目全非,但依稀可見當時的一草一木。
眼眶微微溼潤,依稀當年,自己為了逃避侄子的猜疑,在這街上裝瘋賣傻,吃豬食,如今,他回來了,這次,他是王者。
北方的蒙古殘部,朕年輕的時候,不怕你們,這次,依舊不會。
而朱棣來到紫禁城的第一天,就下了一道聖旨,免去了朱高煦的監國身份,太子繼續監國,這一下,又掀起了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