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威寧侯> 第二百七十四章 重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四章 重任 (1 / 2)

陳遠盯著棋盤,神情也嚴肅起來:“陛下確有易儲之心?”

朱棣淡淡地道:“國家大事,向來不得大意,特別是儲君,朕不想易儲,但是,誰敢說高煦會心服,朕的江山是打來的,高煦最像我,以後會不會效仿我?”

陳遠默然,是啊,這人的野心是無窮的,陳遠以前工作知道,就算小小的村主任,又苦又累又得罪人,又還撈不到好處,經常貼錢,但是為什麼還有大把的人爭做呢?因為這是一種榮譽,一種地位,何況皇帝這個位置,很多人知道皇帝不好做,只要有機會,他絕對會做。那是無上地位的象徵。

立長立嫡,自古以來的規矩,很多皇帝壞了這個規矩,很快就亡國了。比如宋文帝劉義隆,最後被兒子殺死。著名的隋文帝想立賢,最後被楊廣欺騙,活活餓死,齊桓公、唐高祖,都是因為立儲不穩,最後王室動亂,齊桓公被餓死,李世民殘殺兄弟,還有佛皇帝梁武帝,也是被兒子餓死,淒涼。

“朕在,他們斷然不敢動我,可是朕一旦不在,高煦必起禍端。”

陳遠不知道怎麼回答,知子莫若父,朱棣所說的不錯,誰叫你皇位來得不正呢,誰叫你以前給個朱高煦機會呢?誰叫朱高煦野心勃勃呢?

朱棣瞄了他一眼,催道:“該你了,想什麼呢?”

陳遠收回思緒:“陛下慧眼獨具,深謀遠慮,臣——不勝欽佩。”

“呵呵,你不滑頭了,說實話了,你也認為,高煦不會安分嗎?”

陳遠深深吸了口氣,說道:“皇上的心意,臣明白了。皇上英明神武,乾綱獨斷,向來不會拖泥帶水,如果心中已經有了定計,想來也不會問起為臣了。皇上心中,對此很是為難吧?”

朱棣沉默片刻,輕輕嘆道:“不錯,朕不瞞你,這件事,朕心中著實沒了主意。坦白說,高熾這孩子不錯,胸襟廣闊,性情仁厚,有王者之風。而且,他心心念念百姓,必然是一代仁慈之主,靖難四年間,他獨鎮北平,尤其擅長治理政事,朕對他……是很難滿意的,也挑不出什麼錯來。況且,自古仁義之主興旺國家,朕相信,他能開啟好的治世,何況,還有瞻基,也是無可挑剔。”

這時候,雄才大略的永樂皇帝,也不過是個慈祥的父親而已,說起兒子,滿是驕傲和自豪。他看看陳遠,又道:“陳遠,你知道嗎,朕之所以委決不下,不是像司馬昭,各個兒子昏庸,資質平庸,難以挑出繼承大統的人來,還被後宮和大臣欺騙,讓傻子司馬衷繼承,不識政務,不識疾苦,最後引發八王之亂,國家凋零。而朕的兒子都太優秀了,三個皇子各有所長,無一庸碌,所以朕才難以取捨!”

“高熾就不再說了,說說高煦,治軍是沒得說的,軍中威望很高,打仗能身先士卒,這樣的軍隊,何愁不打勝仗。文治方面是弱了點,但只要好好教一下,輔以大臣,未必不是個好苗子。”

“高燧呢?脾氣急了些,但其實用人推心置腹,用人不疑,只要有能人輔助,不愁做不好皇帝。”

陳遠是後代人,看得清局面,沒有像其他大臣順水推舟那樣,就請求立自己心儀的皇子。朱棣是個精明人,既然他把話說的這麼明白,你再裝傻,那就是自找沒趣了。於是,陳遠也直截了當地問道:“那麼,皇上如此為難,是因為大殿下的身體不好麼?”

朱棣苦笑道:“是的,朕是擔心他短壽,也擔心他長壽!”

“嗯?”

陳遠聽了不禁愕然,朱棣隨即娓娓道來:“一個身體虛弱、時常生病的皇帝,就只能纏綿於病榻,如何治理這萬里江山吶?他不得不把很多事委決給大臣,沒有精力去核實,去決斷,很容易受到欺瞞,這是長壽的情況。如果短壽,走在朕的前邊還好,朕可以再培養瞻基,可是如果在朕的後邊,那就短時間江山易主兩次,如果高煦動亂,外族再見機行事,那麼朕努力二十年的苦心就毀於一旦。不錯,高熾很能幹,這些年來處理政務,僅僅有條,但是佔了年輕的便宜,近來也是很勉強,朕才讓高煦監國,讓他休息休息,現在有朕頂著,以後呢?以後能應付萬里江山嗎?朕不能不考慮啊!”

陳遠右手捏棋子,一直沒有落下,靜靜的聽,在聽說這偉大帝王的煩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