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宮中,太子妃張氏在做些女紅。
天氣炎熱,儘管有兩個宮女給她打扇,額頭還是沁出細細的汗珠。
張氏,河南永城縣人,其父為兵馬副指揮張麒,母親仝氏。在家排行老四,上有三個哥哥,下有兩個妹妹。自幼聰明賢惠,待人和藹,舉止端莊。
朱高熾能被冊封為太子,張氏也有很大的功勞,據明史記載,有一天,朱棣和徐皇后到便殿,張氏恭謹的呈上御膳請皇父、皇母享用。朱棣看到兒媳的一言一行大喜過望,連連點頭稱讚:新婦有賢德,以後我皇家的事就多多依賴她了。
別看朱高熾肥胖,肥胖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幾個人都難攙扶,至少將近三百斤吧。有史記載,朱高熾實在太肥胖,朱棣忍無可忍促其減肥,為此不惜殺掉廚子。還多次嫌棄他胖,想要改立漢王。
肥胖的朱高熾還特別好色,除張氏外,還有後來的恭肅貴妃郭氏、恭僖順妃譚氏、貞惠淑妃王氏、惠安麗妃王氏等十多人。因此張氏並不得寵,作為太子妃,她衣食無憂,本不用做些什麼。
只是她性子溫和,從不去爭寵,只是小心翼翼的侍奉夫君,還要不時幫助太子應對漢王的攻擊和朱棣的猜測。
她在繡布上縫了最後一針,用貝齒輕輕咬斷線。
“娘娘的手就是巧,這工藝,比那江寧織造的還美上幾分呢。”旁邊的小宮女讚歎。
張氏輕輕一笑,想要起身鬆鬆痠麻的身子,就見一小太監匆匆忙忙跑來,揮汗如雨。
“常寶,發什麼什麼事?”
“娘娘,不好了,皇上大發雷霆,太子爺跪在紫宸殿門口兩個時辰了呢。”
太子妃一驚,仍舊鎮定:“別急,你且說說,陛下是為何發怒。”
常和苦道:“娘娘,小的也不知道,今兒個陛下在紫宸殿接見群臣,俟著將要北行,士子云集南京,國泰民安,群臣讚揚,陛下龍顏大悅。後來,錦衣衛給陛下呈上了什麼,陛下頓時就變了臉色。把群臣叫回去了,只把太子罰跪在宮外,大家一頭霧水。”
“錦衣衛是三叔掌管,想必對太子爺又使了什麼絆子。”太子妃度了兩步,吩咐旁邊的宮女,“紫鵑,你快去見瞻基,讓他去見皇爺爺。”
“是。”紫鵑側身福了福,往朱瞻基住的地方去。
朱瞻基正坐在後花園的亭子裡,右手撐著下巴,愁眉不展。幾個太監在一旁伺候,一個小太監捧著個玉製的罐兒,陪著笑尖聲道:“殿下,您看,這隻蛐蛐,頭有拇指那麼大,腿像筷子那麼粗,大龍形觸鬚一根根兒直,連眼神都那麼兇人呢,這是正宗的米卡鬥蟋,是奴才們廢了好大的勁兒,才從山東找來的,殿下,您看看,您看看。”
朱瞻基只是瞅了一眼,便漫不經心的移開,擺擺手道:“行了,我知道了,你們好生養起來。”
“是,是,奴才一定照顧它比照顧自己更好。”
“殿下,太孫殿下。”紫鵑氣喘吁吁的趕來,“太孫殿下,奴婢找你好些時辰了。”
朱瞻基認得是母妃身邊的宮女,問道:“什麼事?”
“太孫殿下,宮裡傳來訊息,錦衣衛送了什麼東西給陛下,陛下大發雷霆,太子爺正在被罰跪呢。”
朱瞻基臉色瞬間變了,他剛才就一直擔心這個,沒想到還是發生了。錦衣衛送上東西,一定與那個案子有關,他也在江寧,得知錦衣衛抓捕人的事情,看來還是他們搶先,拿到了證據。這樣南京府就十分被動,李時勉曾是太子屬官,出了人命案子,查不實,還欺上瞞下,皇爺爺得知,不生氣才怪。
但不審不問,也有自己的意思在裡面,這個趙王,總是找父王的茬,朱瞻基眼裡出現一絲狠厲,隨即又是擔心,道:“我這就去見皇爺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