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威寧侯> 第一百二九章 封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九章 封賞 (1 / 2)

“擬旨,江寧陳遠,勤於躬耕,胸懷萬民,公忠體國,獻番薯於國家,功在社稷。皇明祖訓有曰,恩威加於海內。賜陳遠良田二十畝,錢十萬,珠玉十顆,絹五百匹,帛三百匹,享五品俸祿,不領官職。賜僕役二十,其夫人勤儉持家,賢良淑德,賜七品誥命。”

這一串封賞,陳遠聽得雲裡霧裡,只記得可以拿俸祿不上朝,這種別提多爽了,我就只適合領工資,不適合上班。還有封了老婆誥命,這個不錯,身份地位一躍成為夫人級別。她把青春給了自己,作為男人,也要給她應當的待遇。

“臣陳遠,謝陛下賞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陳遠剋制著心裡的激動。朱棣用心良苦,自己的身份不提高,給了待遇,自己不想做官,順便封了董明燕。現在領著待遇,有著僕人,也算一個小小的地主老爺了。不用自稱草民,改稱臣了。

“父皇,待軍資齊備,兒臣願意帶兵出征,掃平安南。”朱高燧道。

朱棣微笑道:“高燧,勇氣可嘉,你想怎麼平定安南?”對於自己這個兒子的變化,他感到欣慰。大兒子和二兒子爭奪太子,小兒子專橫跋扈,一直令他頭疼。

朱高燧看到父親的笑容,心裡也泛酸,多少年了,不記得多少年了,父親對自己只有責罵,只有處罰,從來就沒有什麼好臉色。他心懷激盪,朗聲道:“父皇,大明曾經三度征討安南,都獲勝了,為什麼反覆反叛。兒臣深察原因,因為我們用人不當,對於安南的百姓和豪族,只有威而沒有恩,所以得不到他們的認同。兒臣以為,對於反抗大明天威的豪族,嚴肅鎮壓,將田土分與百姓,對於順從的,只要稍加壓制,則安南可平。”這些話,當然是陳遠教他說的。

朱棣額頭皺紋舒展,老懷欣慰:“高燧有勇有謀,深合朕意,安南的重任,就交給你了。”

“父皇,兒臣想向父皇要三個人同去安南。”

“誰?”

“江寧陳遠,兒臣身邊出謀劃策,少不了他。”

朱棣望向陳遠,考慮到人家新婚燕爾,就派人家上戰場,有些不地道。

陳遠苦笑,結婚才一個月,如膠似漆的時候,誰願意跑去安南打仗。打仗是要死人的,不是旅遊,刀劍不長眼睛,哪有什麼萬無一失。但是自己不去,就憑朱高燧急性子,只知道衝鋒陷陣,而且率性而為,一般人的意見他聽不進去,解決不了大局面。

他不得不道:“臣願意效勞。”

朱棣對朱高燧道:“陳遠願意去,這條,朕允了,令陳遠參謀軍事,凡事,你多與他商量。”

“謝父皇,前太子洗馬楊溥,性情穩重,見識淵博,處事公正,兒臣也需要他。”他的話一出,滿朝皆驚訝。誰都知道,楊溥是太子的人,陛下是為了壓制太子黨,明知楊溥是被漢王構陷,而扔在牢裡四年都不管。趙王是哪根筋不對,要把他放出來。

楊士奇和蹇義對趙王沒有好感,但對楊溥是極其同情的,雖然不知道趙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放出楊溥,他們樂見其成,因此附和道:“陛下,臣等也以為,弘濟在牢裡四載,早已知錯,請陛下給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朱棣也只想打壓自己的太子,如果是太子請求,絕對不會允許。其實他也知道,楊溥是個人才,小兒子提出來,施恩於他,改變朝中都是心向太子的格局,朱棣思考到此,道:“既然高燧要求,就讓楊溥去安南走一遭吧,希望他革過自新,不要妄自逾越。”

“謝父皇。”太子朱高熾和朱高燧同聲道。朱高熾對朱高燧投去感激的目光,搞得朱高燧莫名其妙。

“吾皇聖明。”楊士奇和蹇義夏元吉等人立馬拍馬屁。

“你說要三個人,還有一個人是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