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跪倒拜道:“皇上,天下糧米,江浙獨佔八成,江浙糧米,蘇松又佔大半,如今天災人禍,常年征戰,修陵,下西洋,振濟災民,本來收入就微薄,早就不足以應付年年開銷,財政預算,已經到了把後年的支出先墊用,戶部無法拿出壓倉的錢糧,又賑濟貧困又支出安南的消耗。”
永樂皇帝十分氣憤,怒道:“豈有此理,安南欺人太甚,怎麼就此罷休,沒有錢,沒有糧,你這個戶部尚書是怎麼當的。”
楊士奇摘下頭冠,伏地請罪:“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安南的軍事支出,耗資巨大,就是填不滿的大窟窿。而且犧牲的將軍士兵無數,留下安南,就是拖垮我大明財政,讓大明老百姓餓肚子,一旦戶部沒有任何辦法,是要天下大亂的。”
楊浦出列道:“楊學士說的句句在理,國庫已經不能再支撐安南了,請陛下撤兵。十五年了,安南的戰爭就幾乎沒有斷過,彈丸之地,不得因小失大啊。”
“夏元吉。”
夏元吉出列道:“陛下,丟棄安南,有損我大明國威,但是,戶部確實也拿不出錢來,須得決斷。”
“陛下,臣願意再次領兵出征,不要半年,平定安南。”武將英國公張輔出列慷慨激昂。
朱棣臉色稍有緩和,楊士奇卻道:“陛下,英國公既然這樣說,臣也相信他有半年時間就能完成,但是,順寧王歡已經歸去,韃靼和瓦剌向來沒有什麼信義,北方的防範,也需要英國公,況且,這次把安南打勝了,難保他們不再反叛。百姓的口糧都岌岌可危,如果韃靼瓦剌再犯北疆,拿什麼迎敵?”
一番話把朱棣噎住,他如何不知道,永樂後期,能打的武將已經屈指可數。洪武的時候,武將遍地,都被洪武爺清洗了,朱允炆無人可用,所以他的靖難才有機會成功。但現在,朱能獲罪而死,張玉戰死,丘福冒敵輕進戰死,陳亨病死,沐晟病死,現在能打的除了英國公張輔,也就安遠侯柳升勉強及格。想到這些,他直接拂袖出了殿,大臣們面面相覷。
蹇義是個老狐狸,朝堂上沒有發言,回到家只有唉聲嘆氣。
蹇怡璇心思縝密,看出了父親的心思:“父親,您是贊同英國公出戰的吧。”
“永樂初年,我是不贊成把安南納入大明的,畢竟太過遙遠,人心不歸,只要出了一點不對,他們就會反叛,果不其然,大明被一直牽著鼻子走。可如今放棄。就給了先例,那些依附我朝的國家,還不紛紛起了異心。但如果不放棄,戶部又確實拿不出錢糧了,兩難啊。”
“這是國家大事,你就不要管那麼多了,怡璇啊,今年八月,你都十八了,總不能陪著我一輩子吧。東里又對我提了,你看看,那個楊道,李騏,都是萬眾無一的。”
蹇姑娘害羞嗔:“爹爹——”
“呵呵,我知道你心氣高,尋常男子入不了你的眼,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蹇義開玩笑道,“總不能要東里他們笑我,誰說你家女兒是人中翹楚,卻嫁都嫁不出去,學那尼姑,青燈古佛吧。”
蹇怡璇想到那個男子,莫名心酸,喃喃道:“若是沒有一個喜歡的人了,青燈古佛,也沒有什麼不好。”
蹇義怔了怔,略微責備道:“說的什麼話,小小年紀,老氣橫秋的,呃,說到這裡,怡璇,你替我去跑個腿吧。”
她收斂心思,奇道:“父親,有什麼事?”
“那個陳遠啊,人人都說我給他表字,是我的門生,可這小子,就在種田,也不曾主動來我府上一回,你跟退之也算熟了——”
聽到他的名字,蹇姑娘心底顫了顫。
“他向來聰明機智,或許有什麼辦法能解決當前難題,若是有,早些問出來,免得便宜了趙王,若是沒有,我們也好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