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四十九 昨日重現
老頭這眼神真叫惡毒啊,看得我哆嗦,趕緊高聲表白:“不,不敢!”
“諒你也不敢!”鄙夷地窩我了一眼,怒道:“你小子白白頂了個將軍的名號,沒上過沙場,沒衝過敵營,沒見過胳膊腿亂飛的場景,滿肚子男盜女娼的人還有臉問高老頭怎麼安排,前些年才死的劉弘基知道不?”
趕緊點頭,大名鼎鼎的夔公,凌煙閣排名比程老爺子高,常聽人八卦,說當年的劉弘基人老心不老,最後銷魂致死云云,很佩服這前輩。
“光凌煙閣排號的人被俘過的都不止一個,都還不活了?”老頭在鞋底上磕磕煙鍋,用力嘆口氣,“自古殺身成仁的也有那麼幾個,可拍拍良心,這些人都算忠臣?戰陣上的事,想方設法,無所不用其極為的什麼?就是讓自己少折損,少死人,誰活的時間越長,哪一方死的人越少,這才能贏啊!
被俘是迫不得已,可起碼有了活下來的機會,有機會就能翻身。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了,縱然有傳世留名的,可想想有什麼意思?是對國家好還是對家人好?成全了個空名,卻不計身後國破家亡,奈何?”老頭說這裡不知道想起誰了,眼神裡透著悲切,也就一瞬間的功夫又變得殺氣騰騰,“像你這等文不成武不就之輩,既沒文臣的風骨,又沒武將的威勢,往後就少出些不值錢的想法,免得招人笑話。”
“是,是!”咱得認理,老爺子教訓的是。畢竟咱是新社會里過來的人,還沒有完全被封建意識腐朽,猛不丁出來個念頭難免被古人說三道四,就忍了。仔細想想,這年代的道德觀在華夏曆朝歷代中屬於異數,既然大家都覺得挺好。我也就相信群眾,畢竟打心底希望高侃老將軍平安無事。
“別說,這番將也不孬,叫黑齒常之是吧?”程老爺子見我認錯,順便給我個臺階下,轉了個輕鬆話題,“難得這眼光,敢帶五百親衛潛到咱們這邊燒補給的,這一路上還有幾處關卡,竟都被他瞞過了。說是老高命硬不如說是遼東大軍有福,一旦沒老高擋這一陣,遼東上幾萬人還不得餓死。”
我以前知道有黑齒常之這麼一號人,打仗挺厲害,也就僅僅停留在這個認識上,到真不清楚這傢伙是個百濟降將,腦子裡思索半天也沒點底細。
不過老爺子挺上心,擰眉託了菸袋吧嗒吧嗒半晌,猛不丁問道:“你既然愛給別人安排,說說打算怎麼安排這黑齒常之?”
看出來了,老頭借了我剛剛的措辭來笑話人,低頭翻白眼,不言語。
“該吭聲的時候又沒音了。”老爺子端茶碗嘬了口,“難辦啊,不過輪不到咱操心,讓蘇老不死頭疼去。”
“哦?”好奇心又上來了,剛還說這黑齒常之是個人才,現在人家歸降又成了難題,既然送上門的好材料收了多好?
程老爺子笑笑:“納降是好事,可其中有道理。有些人能納,有些人不能納,同當年老夫投奔高祖的情形不同。”
“那是,畢竟是異族。”黑齒常之,一聽就是異族,下次見了一定得好好看看這廝的牙,到底是不是黑的。
“不然,若說異族,阿史那杜爾,老契,乃至那個鄭弘都是。異族也分多種,比方說鄭弘就是亡國之人,早年東突厥已成了我大唐疆域一部,鄭弘理所當然是我朝子民。”程老爺子掰掰指節,為難地沉吟半晌,小聲問道,“老夫這個說法也算合理吧?”
“當然合理。”沒二話,至少我現在還把鄭弘當作國人看待,很希望和這個姓鄭的變態永遠待在一國。
“那就好,其實就連如今的突厥叛逆歸降都能納,知道為何嗎?”
點點頭,現在的突厥叛逆是在大唐地界上造反的,無論是良民還是亂民,都可以看做是大唐民眾,有心悔改的話還是能被祖國接受的。
“所以這黑齒常之不同。”程老爺子表情古怪,猶豫道,“這話本不該咱倆談,按理都不該這麼想,說出來難免折了我大唐的氣度。可……可咱們暫時還不打算剿滅百濟,也就是說即便這黑齒常之歸降,可他還是百濟的根基。以現在這個局面,邦國交兵之際,我們可以利用異族人,但絕不會重用異邦的異族人。可聽得明白?”
原來如此。這存在一個國家立場,要剿滅併吞並百濟的話,黑齒常之理所當然成了大唐人,用之無妨,可現在黑齒常之的身份很尷尬,作為降將卻還沒有亡國,難免會受人猜度排擠,哪怕是百濟裔唐人的身份都不可能被大用。
尤其黑齒常之是在唐帝國大軍的逼迫下為了保全民眾才投降的,即不是仰慕天朝大國,又不是心甘情願,可說是無奈之舉。蘇定芳絕不敢對一個立場不分明的有才之士許諾,可你作為主帥不表態的話又難以讓這幫百濟降將安心,一不小心就會將矛盾激化,成為禍患。
不知道程老爺子在想什麼,反正看起來不像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