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好男人> 第三百八十四章 論科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四章 論科考 (1 / 2)

單論作詩的話,不誇口,豎立個偉大詩人王修在文學界的地位綽綽有餘。不管是不是自己做的,經不住咱會的多,隨便拉出一個蒙人夠用了。可惜很,王家侯爺不好這一口,滿腹經綸的人就喜歡和同**流些低階笑話,這是強項。

無奈。有二女在跟前不能太過分了,李世在這方面的天賦也比較欠缺。據他講,每當荷花開的季節裡就想到近處看看,看到荒地上挖了塘子種了蓮菜養了魚蝦之類,他就感覺很欣慰。

看來李世是個高尚的人,見到百姓的日子好起來就開心,就這點上和我有交集,說明我也很高尚。種蓮菜的不一定這麼想,巴不得滿處蓮菜就爛了,就他一家裡旺盛。沒見藕粉、蓮籽的價錢一年年朝下掉,蓮菜更不用說了,季節上午後收市時候滿都是吆喝的,一文錢一堆,再搭一棵大白菜給你,不要都不行。

以前的金貴東西都成了賤貨,早些年間大戶人家吃口蓮菜那就是過節了,如今農家小孩滿世界亂跑,後面父母追了喊:剩的蓮菜吃了,再跑腿給你打折!

說起來這些都是閒事,不過一見李世總想起李夫人。暗地裡掐了自己一把,過分了,當了人家面起這念頭該拉出去吊死,趕緊一把瓜子抓了猛嗑幾個。

“這都是功績。”李世說話很客氣,“看不起莊稼地裡學問的人太多了,農學才開時候沒人想到能有今天這麼個景象。別的不清楚,可去年關內道收繳的官糧比永徽四年上多出整整一成半,其他各道也有不同的增長,這在大唐開國至今絕無僅有的。子豪作為農學元老功不可沒啊。”

“不敢,李兄言重了。”趕緊謙遜的擺擺手,“包括農學地三家學院可是內府裡拿錢辦的。說起來是當今聖上掏的自家腰包。”說著胡找了個方向拱拱手,“聖上英明,自不會居功。小弟是沾了這道上的光,瞎胡混達而已。能落李兄這句話就心滿意足了,萬不敢搶聖上的風頭。”

李世大笑,樂的,鼻子眼睛貼一起了。“子豪還是這等風趣,於名於利竟看的如此淡漠。送了手上的功績都朝不相干地人身上推。你忙裡忙外籌備農學盛會的時候,怎知道英明的聖上正幹些什麼?”

“……”殺頭的話,他常這麼說,我假裝習慣。不敢接這話鋒,從起個話頭算了。“其實……其實這種田裡的學問才是真學問,李兄既然在工部任職,自會知道其中的道理。工學,農學。學這些出來的人才個個有用,包括現在小弟監管下的織造學都是國家不可或缺地重要產業。若說功績,算來算去還是那些一線的專家身上。小弟掛個名號,說起來半懂不懂,不夠丟人錢。”

我這麼一說。李世起了好奇,問道:“如今農學裡有多少人?”

這得算算,若問劉仁軌或常貴一口報出來很正常,問我就有點迷糊了。“大約……加上散落在各州道的。大概可能也許兩千來人吧。哦,小弟說的是能用開的,還有千十多學生算是給往後地人才儲備……”

李世看我報個數字都迷迷糊糊,笑著搖搖頭,“子豪還真是大智若愚啊。這麼說來可真不容易,兩千多號人就能用這麼大力,若在這個估數上翻一番,不知道是個什麼景象。”

“不容易。農學由始至今……”掰指頭算了算年月。不確定,“好多年了吧……滿打滿算也就培育了這麼點人出去。若翻一番的話,如今的教學體制可能承受不起,畢竟師源有限。這都是給老百姓負責的大事,不象讀書識字一個先生帶八十個學員也能教那麼簡單。”

“這麼說來農學裡帶生員倒是比崇文館煩瑣了?”李世打趣,從他這口氣上明顯對農學教學體系認識不足,更看重讀書人地樣子。

“不敢和弘文館比,畢竟都是登堂入室的大學問人待的地方。但比起崇文館和國子監這些地方倒不多呈讓。”沒客氣。先砸瓜弘文館。投機鑽營的學士不少,沒幾個潛心作學問的。至於國子監和崇文館。農學的機制明顯比他倆家先進,這不是誇口。

李世顯然沒聽我說過硬話,楞了下一時沒反應過來。

“李兄不必驚詫,小弟句句實話。學問這東西有侷限性,此一時彼一時。此時當用的變成學問,不當用呢,就是糟粕。小弟到情願把農學裡的本事叫做手藝,說道學問就不敢高攀了。”我這話有根據,誰都反駁不了,就是皇上也得認這個道理。“學問是給別人做地,可手藝學下就是自己的,有過時的學問,沒有養不了家的手藝。”說著順手揀了顆石子就在地上畫了個立體狀金字塔,指了塔基道:“農耕、商貿、作坊,所謂工、農、商構築的基礎,說起農學,工學,都是為這部分人服務的。國之根本,農學上下深知自己肩負重擔,不敢有絲毫懈怠,教學程式煩瑣些也無不可。”

李世點點頭,指了指上面一點,“這一層怕是士人了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