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原悠人在告別大城利香後,立刻走出了課教館,並直接在馬路邊攔下了一輛計程車。
他走在後座,看著窗外不斷向後倒退的景物,想起了自己剛剛提交的那份稿件——《警部補古畑任三郎》。
這部作品是日本歷史上經典有名的警探推理作品,共有43集。
而在每一集裡,基本都能形成一條完整的線索:從懸念的設定、罪犯的動機、偵探發現蛛絲馬跡、得到確鑿證據。
有頭有尾,層層遞進,讓很多人看完直呼痛快。
在前世的豆瓣上,不少國內的觀眾直接就給這部作品打了9.2分的高分,更有人在評價裡稱其為最不能錯過的作品。
雖然精彩,但也不是不是沒有人提出過反對的。比如就有人說,這部作品能夠大火,完全是因為主角和配角都是頂級的演員。
話雖如此,但再好的演員也是脫離不了作品。如果作品的推理邏輯有問題,或者有劇情上有硬傷,那麼再怎麼有明星光環支撐,也是支撐不起來的。
除此之外,雖然與影視劇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表達形式,但對人物的魅力體現,前者卻未必不如後者。
比如說福爾摩斯系列,多少人在看完這部劇後,直接就被書中的主人公所打動吸引。
這也是秋原悠人的目的之一,即架設起屬於自己的一個“偵探”系列。
許多成名的推理家,往往就會構造出一個能夠連續出現在不同作品裡的偵探,並透過他的視角描繪,將讀者帶入到破案和解密的樂趣中去。
比如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系列、阿加莎的波洛偵探系列、東野圭吾的加賀恭一郎系列、橫溝正史的金田一系列。如果不嚴格劃分的話,其實柯南也能算進去。
一旦能夠確立起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偵探”,那麼作為創作者的推理家,無疑就握著一個王牌IP。
光靠這個IP的運營,下輩子都可以吃喝不愁了!
秋原悠人抬起頭,看了看車窗外的街道。現在是東京12月的上旬,氣溫已經開始驟降了,最低可以達到5攝氏度。
但在街道走路的不少女性,卻依舊還是穿著短裙露出膝蓋。
秋原悠人不由吐槽了起來,穿這麼少,就不怕老了患上風溼與關節炎嗎?
算了,這和自己無關,還是繼續考慮在釋出《警部補古畑任三郎》這部作品後,其他的好處與壞處吧?
秋原悠人低下頭,繼續思考起來。
讀者方面,這部作品已經完全走了短篇連載的道路,大大降低了閱讀門檻,所以不必擔心再有讀者說什麼沒有耐心之類的。
書評人的話,反而不好說。畢竟這部作品純粹是為了市場服務,所以在推理難度是有所降低的。
總而言之,有利有弊。
不過試圖去討好所有人,無疑是一個錯誤的想法,怎麼可能會所有人都喜歡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