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趕在評審選拔截止日之前發表,所以秋原悠人的這部《火車》,在經過校對後便匆匆上市了。
甚至連封面,也用的都是固定模板以節省時間。
而初版的數量,也罕見的只有七萬冊,不比之前推理作品初版的十萬冊。
不過對於秋原悠人迴歸推理家,東京都合作書店的眾多店長們卻滿是欣喜,雖然秋原悠人之前寫的傳統文學作品賣的也不差。
但論受眾來講,傳統文學還是遠遠不如推理的。
因此在試讀會上,這七萬冊很快就就出清了四萬冊,相當於每家書店都差不多賣了四百本左右的庫存。
至於剩下的三萬冊,則是各自一半交給了東京販賣和霓虹販賣這兩家經銷商公司。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兩家經銷商巨頭的態度轉變。
事實上,蔦屋書店在款項結算的時候,不出意外還是遭到了對方的為難,將款項支付時間給延遲了。
一般來講,像經銷商這樣的圖書交易公司,通常要具備金融功能。
它們在向出版社訂購書的時候,會先支付一筆款項作為進貨款,然後在把訂購的書賣給書店,收集到所有款項。
等出貨款收齊並達到一定時間(超過書籍退貨時間)後,它們才會把剩餘款項打回給出版社。
對於這樣“噁心人”的小動作,秋原悠人並不放在心上。
畢竟在《殺人回憶》上映後,票房收集到的資金極大地補足了賬戶上的金額,所以蔦屋書店出版社目前來講並不缺錢。
而且等到半年後,他的計劃真正實施,他就要一腳踹開這兩家經銷商,徹底實現自己與全國書店的直接對接。
不過雖然有這個小插曲,《火車》初版的七萬冊還是順利地上市,並進入了各個書店的展示臺上。
……
橫濱,保土谷區,明裡書店。
上杉苑子如往常一樣,開始過來找自己喜歡看的推理作品。
在經過文藝類書籍去的時候,她低下身子,開始一步步看了起來。
“唉,怎麼還是這一批看過的,就沒有新的推理嗎?”
作為文學部的學生,上杉苑子對於推理作品有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