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作家的道德素養,霓虹民眾的觀感很複雜。
比如對於太宰治在有妻子的情況下不斷出軌的現實,民眾往往會下意識忽略了這點,只關注他的才華。
但對於多年“忠實”於妻子的村上春樹,很多民眾也不吝於表達敬佩之情,並在多方面的稱讚。
總之可以歸納如下。
在民眾看來,作家的道德差一點也無所謂,只要有才華就行。但如果這名作家又有才華又有道德,他們就會更加歡迎和認可。
在庭審結果被媒體公佈後,秋原悠人就獲得了這一待遇,被公眾們認為是一名有“道德”和“同理心”的作家。
因為在當時,秋原悠人對於大貫正和這名想要“謀害”他的兇手,依舊錶示了諒解,並向法院提出了減刑的訴求。
這種行為,無疑非常符合“強者”同情“弱者”的道德標準。
一時之間,不少民眾對於秋原悠人的好感度大增。
為了討好民眾,不少媒體也藉此機會“吹捧”起了秋原悠人,認為他是一名有同理心的社會作家。
而這種觀點,也越來越成為了輿論的主流思想。
秋原悠人在聽到這些後,心裡一度覺得很“諷刺”,但這個時候出來否認,也不是明智之舉。
所以他最後只能默默地接受了這一稱呼。
但不可否認的,在民眾好感度大增的情況下,他的單行本銷量開始了進一步地提升,而他發表在《知事新聞》的連載那篇《D坂殺人事件》,也被越來越多人關注起來。
作為書評人的矢代利浩,就是關注這篇作品的人之一。
在看完整篇文章後,他寫下了一篇書評。
“秋原老師的這篇《D坂殺人事件》,透過兩人對於案件的討論,引申出了幾種不同的推理結果。”
“每個推理都能夠自圓其說,然後又被毫不留情地打碎。”
“但這些證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人類的觀察力與記憶力其實相當不可靠。如果只依靠片面的線索或者判斷,往往很容易冤枉一個人。”
“所以在秋原老師的這篇作品裡,我看出了另一些推理作品的諷刺。”
但與矢代利浩對於作品本身思想的關注不同,許多民眾在看完這篇文章後,卻是對死者的因為SM致死這一點感興趣起來。
據說有部分人士聞到了商機,推出了文中女主角相同版本的道具系列,並以類似女主角的名字來打擦邊球。
秋原悠人在得知這些情況的時候,心裡非常無語。
……
5月9日,港區的高階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