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霓虹社會,因為價值觀方面的差異,往往喜歡給不同類的人群打上標籤。
比如說不升學不就業的尼特族、對某些事物偏好過深的御宅族、喜歡呆在家裡的家裡蹲、代表同性戀以及特殊性癖的LGBT。
除了這些特徵外,還有一些群體,是因為父輩職業原因和少數民族身份才被打標籤的,比如說部落民。
除了被打標籤的方式不同外,部落民的政治地位與社會地位,往往也遭受到了極大的歧視。
在就業的時候,往往會被大公司拒收,在結婚的時候,往往會被另一方的家人嫌疑。
甚至為了分辨哪些人是部落民的後裔,甚至有一家出版社出版過一本《部落民居住地分佈手冊》的書籍。
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由於霓虹憲法規定了公民的結社自由,所以許多部落民群體,紛紛根據自己的居住地以及職業特徵,結成了各類大小不一的社會團體。
這些部落民們甚至以此依據,開始在霓虹社會里發出自己的聲音,並爭取自己的政治地位。
而那本《部落民居住地分佈手冊》,便因為他們的抗爭,被當局強制下架。
……
京都,崇仁居民聯合協會,會議室。
作為會長的中本優馬坐在辦公椅上,看著手上的報紙,不由的有些疑惑。
這份報紙是來自東京的《足立新聞》,透過因緣巧合被帶到了崇仁地區(京都部落民聚集地),並展現在了他的面前。
在這份報紙的版面上,寫著“《秋原悠人因支援部落民權益遭受漫談社打壓》,記者坂口啟鬥”。
中本優馬仔細端詳了一會兒標題,一時間有些疑惑。
對“秋原悠人”這個名字,他並不陌生,畢竟這段時間的報紙頭條裡,屢屢出現對方的名字。
但他疑惑的是,根據其他媒體報道,對方不是因為和漫談社方面意見談不攏才被打壓的嗎,怎麼和部落民扯上了關係了?
奇怪,真是讓人奇怪。
他猶豫了一會,然後看起了這篇報道的內容。
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先是講起了秋原悠人的出身,接著講說他寫了一部作品,是以部落民作為主角的。
看到這裡,中本優馬頓時來了興趣,以部落民作為主角的作品,在現在霓虹社會已經越來越少了。
看來這位秋原悠人老師,確實是部落民群體的同情者或支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