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津秀樹一邊苦笑著,一邊把所有事情的前因後果都講了一遍。
秋原悠人在聽完全部後,詫異地發現,這件事和自己還真有一些關係。
在這段時間,因為自己引發的部落民事件的風波,漫談社的《東京文藝》和《新》受到了不小影響,銷量比起之前下跌了四成。
但由於公關及時並態度良好的原因,漫談社很快化解了這一場風波。而且加大了對相關文藝期刊的管理和投入。
除去人事上面的變動外,還投入了巨資,在版面廣告的加大了宣傳。
甚至還以提高稿費為條件,從其他出版社挖來了一批簽約作家。
這也使得《東京文藝》的銷量開始回覆到之前的水準,甚至隱隱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面對漫談社的挑戰,其他三大出版社的文藝期刊自然也都開始了“軍備競賽”,紛紛加大宣傳,並提高了相應的稿費稿費。
但雜誌這一平臺,更多的只適用於新人作家以及中青年作家,一些老資格的作家還是更願意直接發行單行本。
這也使得四家出版社的“挖人行動”,更多的只是適用於四大出版社之間。
在這一片“紅海”中,如果稿酬相差不大的話,銷量和名氣更大的雜誌,往往會更獲取作家們的青睞。
相反來講,如果一本雜誌本來銷量就不行,稿酬方面又沒有額外提高的話。那麼這本雜誌的簽約作家,就有了流失的可能性。
聽完這一切,秋原悠人大概懂了一些,然後對著粟津秀樹。
“所以,《四月青年》被其他三大出版社挖走了不少作家?話說回來,你們也是四大出版社之一吧,不可能沒有多少錢吧?”
粟津秀樹嘆了一口氣。
“秋原老師,在稿酬方面的話,我們自信是不會比其他家低的,但主要是因為之前的銷量實在太差,使得很多作家就已經有了想走的打算。”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
“您忘了嗎,之前已經和您說過,因為想要挑戰您。我們的招牌作家中田老師跳槽去了《東京文藝》,並帶走了一批讀者,使得銷量一度跌到11萬冊。”
秋原悠人聽到這個解釋,抬了抬眉頭。
哦,那個宮川洋介老師的弟子啊!?
對方好像還是本格派裡的激進派來著。
看著粟津秀樹幽怨的眼神,秋原悠人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後腦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