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7月26日,夜。
高村克己端著一杯咖啡抿了一口,但他的眼光卻始終沒有離開桌前的雜誌。
看著雜誌上的“《ZOO》,秋原悠人”這一行字,他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
他是一名書評人,主要針對推理小說發表意見。但和矢代利浩不同,他撰寫的書評主要釋出在雜誌上。
他所供稿的雜誌,名叫《推理文學》,至今創刊已經有80多年的歷史了,一直將把推理文學發揚光大作為己任。
在這種使命下,高村克己和其他同事不斷挖掘推理文學界的新人,並對業內的一些浮躁現象進行批判。
而且因為有政府和民間資金資助的緣故,他們並沒有什麼營收壓力,觀點相比其他書評,更是客觀公正。
所以,高村克己對許多收錢就可以寫好話的書評人往往看不上眼,比如矢代利浩就是其中的一員。
高村克己甚至懷疑,對方是不是收了漫談社的錢,所以最近才一直力薦的秋原悠人。
這點可能性相當大,畢竟《新小說》雖然銷量不高,但也是屬於漫談社的一員,不排除漫談社起了野心,想要在文學期刊這一塊進一步發展。
不過這些和他無關,他是一名真正的書評人,只對讀者負責。
如果真的質量太差,也別怪他會寫文章,直接把秋原悠人罵的狗血淋頭。
他對秋原悠人並不是很瞭解,畢竟後者是個才出道的新人,連個新人賞都沒獲得過。也因為這個原因,他對這人卻還是有點不喜。
畢竟既然都沒獲得過什麼榮譽,就該低調一點,而不是整天花錢在媒體上作妖。一想到最近一些小報紙上把對方稱作為“天才”,高村克己就有點好笑。
一個新人賞都沒拿過的天才,什麼時候文學界的“天才”變得這麼廉價了?
他琢磨了一會兒,決定好好寫一篇書評。好把這位秋原悠人從他的“天才夢”中罵醒,讓他知道想要繼續在文壇裡面走,還是要好好寫文章。
他放下了咖啡,坐直了身子,做好了批判的準備。
但他看到第一段字的時候,就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住了……
這上面寫著:
“每天早上都有一張我女朋友屍體的照片放到我的收件箱裡,今天在信箱裡看到的照片跟昨天的照片相比,能看得出腐爛得更厲害了。”
“不過這種變化比較小,並不是特別明顯。一眼能夠看出來的差別很少,只有爬在她身上的蛆的位置在昨天的照片和今天的照片上有所不同。”
高村克己有點驚訝,甚至“咦”了一聲,他沒想到剛開始就看到這個出人意料的段落,他甚至懷疑自己對秋原悠人的判斷是不是太片面了。
他承認,光這個開篇,他就已經被深深的吸引住了。
為什麼主角會每天收到女友的照片?是誰殺死了女友?兇手郵寄照片的目的是什麼?
抱著這些疑惑,他繼續看了下去。
作者似乎有意賣關子,開始將主角收到照片後又仔細觀察每一個場景都描繪的清清楚楚——主角先對照片腐爛細節仔細觀察,然後連續播放所有的照片,在到主角回憶和女友的甜蜜,以及要報復兇手。
高村克己點點頭,認為文筆還算過得去。
但這個主角貌似有點變態,不但沒有報警,甚至會仔細看屍體的照片,這裡面的用意是什麼?是為了抓住兇手然後然後用超過法律的手段報復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