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淺野愛子打來了電話,給秋原悠人帶來了《新小說》這個月第三期的首日銷量資料——整整一萬五千多冊,比起之前的第二期還要高出不少。
要知道這才第一天的資料而已!
按照這個趨勢,《新小說》的第三期的發行量超過六萬冊都不是沒有可能。
淺野愛子隔著電話和秋原悠人商量了一會兒,兩人都對這個現象有點咄咄稱奇。
畢竟一般來講,雜誌因為某篇書評重版一兩次,並不是什麼難得一見的事。
但如果能接二連三地銷量更好並且重版,那就有點令人意外了。
看來上次因為小男孩事件帶來的讀者,不少人被轉換成了《新小說》的粉絲。
淺野愛子感慨道:“統計課的預計資料的雖然還沒有提交給編輯部,但超過六萬冊應該問題不大。”
其實,她自己也是非常驚訝。
在七月前,也就是還未刊登秋原悠人的稿件前,《新小說》的銷量常年處在幾個出版社之間的末尾。
銷量徘徊在兩萬五千到兩萬七千之間,甚至有了下降的趨勢。
所以那段時間的銷量若能突破三萬,整個編輯部都會鬆口氣。
沒想到在刊登了秋原悠人的文章後,《新小說》每一期的銷量都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遞增。
第一期賣了三萬冊左右,第二期賣了五萬冊,現在第三期更是有望六萬冊,幅度都非常驚人,讓統計課的同事都忍不住驚訝了。
以至於到現在,編輯部的所有人都充滿了幹勁。
不但所有人都不斷地鞭策著自己的簽約作者,甚至還有人主動接過值班收稿的工作——試圖挖掘一個像秋原悠人一樣的天才。
菊池太主編更是制定了初版就要五萬冊的企劃,準備提交給上級稽核。
目前來看,透過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且因為銷量的暴漲,淺野愛子感覺到大家對她自己的態度也不一樣了。
上班時候,同事們紛紛主動和她打招呼,不少人臉上還掛著笑容。
她所負責的那些雜務,比如端咖啡和倒茶之類,統統都被安排給了另外的男同事。
就連她自己的工作,比如提交企劃等等,進展也莫名其妙的順利了起來。
“秋原,謝謝你!”
淺野愛子隔著話筒說道,但她的感謝非常真心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