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婉青將糧倉裡剩下的一萬多斤紅薯全都都收了進去,接著又收了近兩萬斤的其他粗糧進去,直到空間玉佩被裝滿才堪堪停了下來。
上次取走了一萬斤糧食,這次又取走三萬斤,糧倉裡剩下的糧食約麼也就三四萬斤的模樣了。
倒也還夠用,至少供農莊裡的這一百來號人吃上一年沒什麼問題。
哪怕農莊裡只留出二百畝地來種紅薯,半年後她也能收穫二十萬斤左右的紅薯,這數目可實在不小。
當然,其實她的計劃是農莊裡這二百畝地先種空間裡留的那一百斤黍子和一百斤蕎麥種子,再種些其他改良後的粗糧雜糧,最後剩下的再種紅薯。
然後,再多買些土地僱人去種紅薯。
別的不敢說,只要來年春天三月份能種下一共能種下一千畝地的紅薯秧苗,七八月份就能收穫一百萬斤的紅薯。
紅薯和其他粗糧不一樣,不能久放,這批紅薯在郡內自我消化部分後,必然會流向災民。
而這一場豐收,也能讓更多的人親眼見識到紅薯的好處,接下來會種紅薯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不止是臨渭郡內的人,還有那些來自各個郡縣的災民。
他們會記住這種神奇的產量大且味道好的紅薯,在回到家鄉後,想來也會願意種植。
將改良過後的紅薯推廣開來,想來以後餓死的人會少很多。
這就算是她為這方世界做的一點好事吧。
木婉青回過神來,將所有的小糧倉的門一一鎖好,離開了糧倉。
外面,管家劉不舊已經和幾個人早已套好牛車等著出發去鎮上了。
劉不舊認真執行著木婉青的要求,一點時間也不耽誤,只等她來立即上車出發,上了牛車之後才開始向她彙報情況。
木婉青只覺得這牛車跑的又快又穩,比村裡和商隊的牛車快多了。
劉不舊看出她的臉上些微的訝然,主動解釋道,
“趕車的是老石,原就是個車伕,知道怎麼趕車,也知道怎麼選牲口。
農莊裡的這兩輛牛車就是周管事帶著老石去挑的,很是好用。
我已經問過老石關於馬匹的事情了,若是隻要求能趕路,不在意馬種、體格等等這些,那樣的話,價格會便宜些。”
木婉青點頭,這些都不是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