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婉青將事情交代給周興就匆匆回了家。
雖然一切早已商量好,和離後木小姑和兩個孩子暫住她家,但這種事到底敏感,此前也不曾有過,不盯緊些容易出岔子。
一來是怕村裡的流言蜚語,不是所有人都如她一般能無視這些閒話,木小姑本就失去一個孩子心裡脆弱,萬一想不開就不好了。
二來小姑帶著孩子回來這事必然會傳到木家人耳中,她不太能確定木老太太和木老二到底是個什麼態度,也得注意著才行。
不全是為了木小姑,更主要是為了劉氏。
本就是想著幫劉氏成長起來才這般做的,要是一個沒處理好,不僅沒讓劉氏成長起來,反而帶來了不好的影響,那就得不償失了。
萬幸她回去的時候,一切都很安寧,劉氏和木小姑正在改幾件衣裳,孩子們在院子裡數螞蟻。
晚飯是劉氏做的,木小姑搶著打下手,一個人包攬了洗菜切菜洗鍋燒火的所有事情,其他人完全沒有發揮的餘地。
待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飯菜上桌,大家都坐定之後,木小姑帶著兩個孩子站起來,在眾人都沒反應過來的時候齊齊跪了下去。
“大毛,三毛,給三伯孃和表姐們磕頭。要不是三伯孃一家,咱娘幾個就沒命了,要永遠記住這份恩情,以後好好報答三伯孃一家,知道嗎?”
說著三人就砰砰地磕起頭來,劉氏忙去攙扶,扶起來就見木小姑的額頭青了一塊。
劉氏心疼不已,“哪裡用得到這般。”
木小姑卻說,“當然用得到,若非三嫂願意搭救,只怕我們娘仨不是被賣,就是被陳家磋磨死,餓死,這是救命之恩。
再來,三嫂給我們地方住,給我們東西吃,這又是另一樁恩情。
雖然我不想拖累三嫂,虧欠三嫂太多,但這世道,這年景,靠我想要養活這兩個孩子太難了。
就算我豁出命去,也不一定養得起這幾個孩子,是三嫂給了我們活下去的機會。
這些恩情太重,也許一輩子都還不完,只能把這恩情銘刻在心裡傳下去,讓後輩也銘記三嫂一家的恩情。”
木小姑說到做到,第二天一大早就起床包攬了家裡的所有家務活,做飯、洗碗、洗衣、餵雞,改衣服,還出門摘了一大揹簍的野草,全天都不曾閒下來。
至於被留在家裡的大毛,則被要求照顧弟弟妹妹,聽兩個表姐的吩咐。
此後的幾天和這天過得都差不多。
木小姑閒不下來,這時候也沒那般多的活兒要做,劉氏就帶著她改衣裳,縫被褥,教她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