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穿成農女後我鹹魚了> 155一個牽涉全國的計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55一個牽涉全國的計劃 (1 / 3)

“李嬸子,這黍子收了之後,賣些給我們做種子好伐?”

李嬸子一家都是能幹的農人,地裡的活兒村裡沒有比他家做的更好的。

尋常鎮上買的二三十銅錢一斤的種子,旁人家一畝地收一百二三十斤,他家能收一百五六十斤。

不過,即便是豐收年間,糧食的產量最高也不過一畝地一百八九十斤,剛剛摸到二百斤的邊緣。

但眼下這些黍子,妥妥的畝產過二百斤了!

再看黍子的穀穗又大又飽滿,多好的糧食,賣掉的話錢肯定少不了。

所以要留下一部分做種子這種事,李嬸子一家人早就想到了。

甚至他們都決定,等來年,家裡的地全種上這些長勢喜人的黍子、蕎麥!

農家人是有自己留種子的習慣的,畢竟便宜,不要錢。

去鎮上買種子的話,便宜的也得十幾二十銅錢一斤,好些的少不了三十銅錢一斤,還有那更貴的,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了。

不過自家留種也有壞處,那就是產量必然一年不如一年。

去年畝產一百五十斤,今年能有一百三十斤便不錯了,下一年就只有一百多斤,再下一年就只剩六七十斤了,再往後也就這麼個水平了。

這還是好的,更有那倒黴人家,產量直接腰斬,不過這般倒黴的,到底是少數。

但是買的種子就不一樣了,價格便宜的差不多能保證一年有個一百二三十斤的收成,稍好一些的是一百五十斤左右的水平。

不過具體多少,得看年景和小販的良心。

所以農家人大多自家留種兩三年,等產量不行了再去買新的種子。

李嬸子家這樣重視種子質量的人家到底是少數,大多數人家都是抱著僥倖心理的,安慰自己差不了多少。

不過,在明晃晃的好處面前,大家都是很識相的,就比如現在。

“這黍子今年看著一畝地能有個兩百斤,來年估計也少不了一百五六十斤的量,種上兩三年都不成問題!

老李家的,你說個價,鄉里鄉親的,多少賣咱們一些!”

“是啊是啊,都是鄉親,便宜賣我們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