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嬸子賣種子的價格是不便宜,但村長說了,鎮上五十銅錢的一斤的種子伺候好了最多也就是二百斤的收成。
但這些種子種下去至少也得二百斤,更何況品質要比鎮上買的那些好很多,這個價買到是很值的。
也就是今年年景不大好,年初的時候用了太多錢,現在手裡不大富裕,不然定然要多買些來種。”
村長一家買了六十斤,木嫂子的丈夫木承德是村長的侄子,他們買了二十斤。
從李嬸子那裡買黍子做種子的大致有三類,買的從多到少依次是,村長的親友們,李嬸子一家的親友們,其他人家。
倒不完全是有錢沒錢的問題,李嬸子的親友大都沒什麼錢,但也願意咬牙買個五斤十斤的。
更主要的是能不能看到這些種子代表著什麼,以及願不願意為之付出稍高些的價錢,再有就是夠不夠決斷。
村長一直很清醒,他那一家子也都願意聽他的,所以才漸漸興隆了起來。
而那些一開始只知道酸人家收成好,眼紅心酸,打算要一點種子來種,知道價格後又罵人家心黑,糾結了大半天想清楚還是買了值得,結果人家賣完了。
差距就是這樣一點點拉大的,但有些人根本察覺不到這一點。
谷&1t;/span>到了鎮上,木婉青告別了木嫂子,目標清晰的去了一家布莊買布。
劉氏說要給她們每人做套像樣的棉布衣裙,從前穿的都是破舊的麻布衣裳,如今是大姑娘了,總得有套體面漂亮衣裙。
木婉青對這些是無所謂,有的穿就好了。
穿來這幾個月裡,劉氏賺了些錢,已經給他們幾個新做了一兩套衣裳換著穿,倒是不必穿從前的舊衣裳了。
不過劉氏堅持,那就隨她吧。
布莊裡有很多布匹,麻布、棉布、絲綢、綾羅、軟緞、織錦等等各式都有。
木婉青沒被這些形色各異的布匹迷花眼,直接對跟著她的小夥計說道,
“石青色和海棠紅的棉布各來一匹。”
石青色,介於綠色和藍色之間,卻又沒那麼鮮豔,像是摻了幾分素色進入調和,清爽而不單調,素雅而不沉悶。
這顏色做成衣裳,她穿或者劉氏穿都可以,給木元良這般年級的小孩子做衣裳也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