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子的這一聲大喊,周邊的鄰居都能聽的清清楚楚。
木老二就是想發火,都不敢大聲,只好去看了眼他老孃。
這一看不要緊,他小兒子還真沒說假話,真是燒的不行,整個人滾燙滾燙的,沒有一絲生氣兒。
木老二想喊小兒子去叫趙大夫來,卻想起前兩天趙大夫上門要賬的事,果然他大兒子急匆匆地跑回來說,趙大夫不在家。
而去找其他村子的赤腳大夫,那要趕的路和去鎮上沒什麼大差別,但是去鎮上看病雖然效果好一點,但是藥錢至少兩倍起。
他看了眼奄奄一息的老孃,一咬牙,“租車,去鎮上!”
這可不是他一個人的娘,還是他大哥的娘,還有他那侄女不是個女醫嗎?
他這個當叔叔的去看病還要收錢,但給病重的祖母看病還要收錢?
就是收,也得讓她自己墊上!
一家人著急忙慌的出了門,一出門就看到街邊一個個等著看戲的鄰居,他此時顧不得那許多,立刻找到家中有牛車的人家要租車去鎮上。
結果那戶人家一開口就要六十銅錢的報酬。
“六十銅錢!都是一個村的你的心也太黑了吧!”
一個黑瘦漢子從屋裡走出來說道,“不租就走吧,我家牛租給別人家種地一天也差不多是這個價。”
木老二在一眾人的圍觀下和自己兩個兒子的注視下,心中滴著血給了六十銅錢,給剛剛從地裡喊回來的牛繫上板車,往鎮上去了。
……
木婉柔此時正在洪家醫館裡研讀治療疫病的醫書。
這醫書是由濟民醫館的白石寫成的,前些天送了來,也送了其他幾家醫館,得到了溫家醫館和洪家醫館的一致認可,現在已經推廣開來了。
不僅如此,連鎮上衙門裡的大人都誇讚有加,稱白石是“醫者仁心”,還贈了一百兩銀子以示嘉獎,說會將這醫書呈報京都。
有了衙門的表示在前,鎮上其他的富人家也紛紛出錢相贈。
溫家醫館出了八百兩,其他富人家大都在一二百兩幾十兩的價位上,元家出了三百兩,洪家醫館也湊了六十兩送去,其他小醫館十兩八兩的也有不少。
這一波,濟民醫館和白石可謂是名聲和錢財雙豐收!
饒是木婉柔心中如何不甘,覺得這一切本該是屬於她,卻也不得不認可,白石確實醫術過人,醫書寫的確實好,她自嘆不如。
白石年逾五十,學醫看病的經驗比她一個十三歲的女孩醫術高明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