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大國重工:崛起> 第398章 達到行星級文明的巔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8章 達到行星級文明的巔峰 (1 / 2)

10月15日。

鍾成等紅星公司高層人員到天宮城大型航天碼頭為周虎等人送行,同時也為玄武一號首航剪綵。

玄武一號太空飛船已經從天宮城下方的太空星艦基地飛到了天宮城太空港的對接平臺一側。

站在太空港中,玄武一號龐大的艦身一眼望不到頭,只能看到眼前20米高30米寬的巨大入口。

在三十米寬的輸送帶上,一隊接一隊的紅星公司工程人員站在上面,被川流不息地運向玄武一號機艙。

在這個輸送帶上下還有兩條貨運輸送帶,60萬噸重的物資、裝置正被送進玄武一號,大部分裝在巨型貨櫃內被固定在飛船的背部或腹部。

玄武飛船100米厚度的內部空間被分成了33層,每層約160萬平米的面積,理論上可以運載上千萬人。

但實際上這是客貨兩用的太空飛船,大部分空間還是用於運載貨物,設計的人員最大運載量是100萬。

不過,本次首航只有10萬名乘客,目前火星上還沒有更多人員施展的空間。

趁著人員和貨物的裝載時間,鍾成一行人參觀了玄武一號的內部空間。

飛船內部太大了,眾人只是重點參觀了在頭部的指揮控制中心和八個動力中心中的一個。

玄武飛船因為是在太空飛行的民用飛船,除了五根主龍骨是太一合金201製造,整體框架主要是由息壤建材構成。

當然人員主要活動艙室裡廣泛使用了太一合金401用於生成人造重力。

但飛船動力中心使用的超大型核聚變發動機卻是採用了最先進的技術。

200萬千瓦的發電功率大部分將用於對帶電離子的加速,長達1.5公里的加速通道幾乎貫穿了整個艦身,可以將帶電離子加速到每秒3.5萬公里左右,突破了十分之一光速。

這種新型核聚變發動機如果用在摘星號上,只需要200多噸推進劑就可以把1萬噸重的摘星號加速到每秒1000公里的速度,到達穀神星只要4天時間,而當年他們用了83天。

不過,用在玄武飛船上,要將80萬噸重的玄武飛船加速到每秒1000公里,理論上需要2.28萬噸推進劑,由於還存在著能量和工質的損耗,實際上卻需要2.56萬噸的推進劑。

這樣的新型核聚變發動機在玄武一號的四條長邊上安裝了8臺,4臺向前,4臺向後,分別進行加速或減速。

至於調整方向就交給了大型祝融電推了。

楊希是新型核聚變發動機的主設計師,他介紹了發動機的效能和設計方案。

鍾成則要求他必須想辦法縮小這種發動機的體積,主要是長度,太長了。

楊希解釋,1.5公里的長度絕大部分是用於帶電離子加速。

如果縮短長度,要保證工質的噴射速度,就要大幅加大能量的輸入,並不划算。

鍾成說,軍用艦艇不用過多地考慮經濟性,可以先把方案設計出來,以備不時之需。

最後,一行人來到飛船的指揮控制中心,佈局類似於摘星號,但要大得多,但卻不如青龍航母的指揮中心大。

因為青龍航母的指揮中心更多的是作戰指揮功能。

想起青龍航母,鍾成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他的老戰友鄧永興。

自從他離開軒轅號青龍航母,就再也沒有和鄧永興見過面了,只是每年在社交軟體上相互問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