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糾纏!”
鍾成喃喃念道,只有利用量子糾纏無視空間距離的特性,實現超距通訊,人類才能真正走向星辰大海。
但到目前為止,量子糾纏的原理都還搞不明白。
鍾成站起身,往後面的艙室走去,又到了教學的時間了。
才十天時間,他們已經適應了在太空生活,摘星號外一成不變的星空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吸引力。
按照胡波這些“老水手”們的建議,既使在飛機上沒有工作的搭乘人員,也嚴格按照規律的作息時間生活。
鍾成本身就有大量來自地球的事務要處理,而楊希、林偉需要對後續的工作進行規劃安排,其他人就被安排了學習、健身任務,反正是不能讓人閒著。
在摘星號上帶了84套工程機甲,是為了摘星計劃進行的準備,練習機甲操作就成了大家最喜愛的業餘活動。
而鍾成就當仁不讓地成了大家的教官。
三天後,鍾成在指揮中心仰望星空的時候,胡波走到他身旁,告訴他,現在摘星號已經進入火星公轉軌道範圍。
火星因公轉軌道的橢圓率較大,與地球的最近距離從5500萬公里到1多億公里不等。
每隔15或17年會發生一次最接近的大沖(近日點衝),上次火星大沖是在2018年7月31日,距離地球5759萬公里。
下次火星大沖是在2035年9月11日,屆時距離地球5690萬公里,是登陸火星的最佳時機。
鍾成有點好奇地問道:“你們已經在更遙遠的穀神星上建造基地了,為什麼不優先選擇火星呢?”
這個問題外界一直有著眾多的猜測,莫衷一是,太空署對外的解釋是也是多種多樣。
胡波有點猶豫,鍾成笑道:“要不方便說就算了,沒關係!”
胡波聞言,灑然一笑,“對不起,鍾董,署長跟我說過,您是值得信賴的人,是我失禮了。”
“其實外界的猜測都不準確,我們搶先開發穀神星是為了將來萬一會爆發的太陽系戰爭進行準備。”
“哦?!”
鍾成心中吃了一驚,但卻沒有過多驚訝,聯邦高層也不全是蠢材,未雨綢繆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