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摘星號已經離開地球10天了。
史漢興整理好古民會今年的財務報表和明年的預算,從北山趕往海城,去找楊淑貞簽字。
古民會的開支都是由山海基金報銷,雖然經費不多,但紅星公司是上市公司,而且受到各方關注,支出這筆錢並不方便。
以前這件事都是鍾成自己在辦,現在鍾成去外星了,這件事就只有他去了。
史漢興今年已經38歲,他進入公司總經辦給鍾成當秘書有十二年了。
和他同期的秘書大多數已經在公司的一些要害部門或分公司擔任一把手,就是現在總經辦主任也是他同期的秘書鄧金海。
他卻在公司沒有正式的職位,只掛了一個董事長私人助理的頭銜。
但他卻沒有任何抱怨,因為是他自己的選擇。
當初鍾成“突發興致”地想起創辦古民會,他就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並且主動擔負起了古民會的籌建、日常管理和發展壯大的責任。
因為從學生時代起,他就是一個標準的“憤青”,也曾許下過為華夏的強大奉獻終生的宏願。
聯邦成立後,他把他的想法隱藏起來,因為時代不同了,他的思想已經被打上了狹隘民族主義的標籤。
他拒絕了鍾成讓他在紅星公司內部發展的建議,轉而把大部分心思投入了古民會的發展。
他固執地認為華夏人就是華夏人,不會變成亞洲人,如果非要改變,他寧可亞洲人變成華夏人。
所以他如今把推動華夏文化的研究、宣傳、普及當成了他的畢生事業。
史漢興站在山海大廈298層總裁辦公室的門外,耐心地跟漂亮的總裁女秘書解釋他早已經和楊總約好了時間見面。
但女秘書卻堅持聲稱沒有接到楊總的吩咐,讓他約好時間再來。
史漢興非常無奈,他作為楊淑貞親手帶出來的秘書,太清楚楊淑貞的為人了。
楊淑貞不滿他的激進思想,認為他是在給鍾成找麻煩,一直對他有成見,這只是給他臉色看。
他平時也儘量躲著楊淑貞,但這回卻實在躲不過了,鍾成一走就是半年以上,古民會卻需要山海基金的經費支援。
他昨天給鍾成通了電話,鍾成倒是很隨意地讓他直接找楊淑貞簽字就行了,還說楊淑貞看在他的面子上不會為難他。
史漢興嘆口氣,無奈地在辦公室外的沙發上坐了下來,他知道楊淑貞肯定會見他,但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楊淑貞是從小在海外長大,民族意識很淡,他理解。
但如今在聯邦主流媒體的宣揚下,亞洲文化、東方文化的概念大行其道,推行華夏文化反而成了小肚雞腸、老古董的代名詞,舉步維艱。
他雖然仍舊初心不改,但有時也禁不住懷疑自己這些人的堅持是不是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