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號上三臺中型核聚變發動機開始向外噴射帶電離子,龐大的機身開始緩緩移動。
摘星號沿著十幾公里長的飛行跑道向東方滑行,速度越來越快。
3分鐘後,如同一支利箭斜著射向了天空。
5分鐘後,消失在天際。
地面上送行的人群中傳來稀稀拉拉的歡呼聲,大多數人都心情沉重,沒有心思喝彩。
鍾成這一走,最少就是半年,而且是前往億萬公里之外,深入星空。
很多人心裡都感覺空落落的,只希望他們一路平安,早日歸來!
……
1個小時後,摘星號在胡波這個老“水手”的指揮下,進入了3萬多公里高空的地球同步軌道。
摘星號繼續加速飛行,擺脫了地球的引力,以一條拋物線的軌跡,向著太陽系的外圍遠離地球而去。
在指揮中心的眾人,已經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胡波驚喜地在鍾成面前如同一個小孩子似地蹦跳幾下,感受到從機艙地板下傳來的引力。
楊希、林偉因為第一次太空飛行,從來沒有體會過失重的痛苦,反而沒有這種心情。
鍾成俯身又站立幾次,仔細體會了一下,雖然和地面上的感覺大致相同,但還是有一絲輕微的差別。
那就是頭部受到的引力,比腳掌位置受到的引力更小。
林偉解答了鍾成的疑問,太一合金401由其中鍾322元素場域能量產生的吸引力受到距離影響非常大。
在保持1米距離有正常地球重力的情況下,在8米左右距離就遞減到接近零重力。
所以以鍾成的身高,從腳掌位置到頭部位置有20%的重力差異,正常人是感覺不出來的。
如果要減小這種差異,只有加大太一合金401的電量輸入,但沒有必要。
由於太一合金401的昂貴和電量消耗,在摘星號上只有人員主要活動艙室的地板下才有鋪設,就這樣也用去了二十噸太一合金401。
胡波說,如果楊希和林偉要體驗失重的感覺,就可以去貨艙,那裡面是沒有人工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