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山後,鍾成就開始佈置落實《公約》承諾的工作。
核聚變發電機公司、動力電池公司、戰機制造公司都開始了進行產能擴大的準備工作。
戰機制造公司在鍾成最初的佈局下,就考慮到了戰機制造任務萎縮後,以生產祝融電推為主營業務的情況。
在這種形勢下,紅星戰機制造公司改名為紅星離子發動機公司,祝融電推的產能在五年內將擴大幾十倍,將成為紅星公司的主打產品之一。
為了搶佔明年開始的全球銷售市場,紅星公司的63個分公司都存在大規模擴大產能的情況。
鍾成等公司高層幾次開會商議之後,發現紅星公司一向充足的資金也開始緊張起來。
如果算上即將啟動的進軍太空的相關工程,錢不夠了。
但鍾成並不緊張,因為只要華航一個月後上市成功,紅星公司就可以籌借到大量的資金。
11月25日。
在趙董的提議下,紅星公司召開了董事局臨時會議。
趙董、錢董、孫董帶來了一個好訊息和一個壞訊息。
好訊息是上級部門決定加大對西海工程的投入,加快對大西北的建設。
壞訊息是上級部門否定了鍾成關於紅星公司進軍太空的計劃。
趙董解釋了一下,這兩個訊息其實是相關的。
上級部門要求紅星公司全力推進西海工程,重點改造西北地區的沙漠戈壁,緩解華夏的人口壓力,也力爭為全球氣候改善做出貢獻。
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這必將牽扯紅星公司的大部分力量,造成紅星公司無法再兼顧發展太空事業。
而紅星公司對於航天技術並沒有優勢和經驗,與其冒險進入陌生領域還不如腳踏實地開發大西北。
孰輕孰重,請董事會成員認真考慮!
趙董的講話讓會議室裡沉默下來,他說得雖然含蓄,但無疑是給眾人頭上澆了一盆冷水。
就連鄧總、萬總這些紅星公司的老領導也感到悵然若失。
為華夏開拓太空事業,帶領華夏人走向宇宙星空,這是一項多麼崇高偉大的事業,但現在卻將與紅星公司錯身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