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的20年代是人類歷史上最值得紀念的十年之一,發生的一樁接一樁的大事件,讓最富有幻想力的人都想象不到。
從華夏的青龍航母上天的那天起,世界格局就如同被命運的大手撥快了程序,完成了預計要上百年才能完成的改變。
2024年,華夏的第二和第三艘青龍航母相繼升空,直接促成了歐洲聯邦共和國和美洲聯邦共和國的成立。
兩大聯邦集合了歐洲、美洲、非洲的全部力量來共同抗衡華夏的“威脅”。
2025年,在形勢所迫下,華夏整合亞洲的勢力成立了亞洲聯邦共和國。
2027年,亞洲聯邦五艘青龍航母齊聚北美大陸上空,三大聯邦在費城簽訂了《費城和平條約》。
三大聯邦承諾完全放棄核武,放棄在地球上的武裝力量,只維持不裝備重武器的治安和基本防衛部隊。
而亞洲聯邦的五艘青龍航母接受另兩個聯邦的共同監管,只能用於維護人類和平。
2030年在中東聖城,三大聯邦邀請還在聯邦之外的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領匯出席會議,共同簽訂了《耶城和平公約》。
這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分別加入三大聯邦,就此形成了三大聯邦三分天下的全新格局。
歐洲聯邦包括歐洲和非洲所有領土以及中東地區,首都定於羅馬。
美洲聯邦包括南北美洲的所有領土,首都定於紐約。
亞洲聯邦包括除去西亞地區的亞洲和澳洲以及西太平洋中的所有島嶼,新首都定於海城。
人類世界的和平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實現了,全世界的吃瓜群眾驚掉了一地的下巴。
2028年三大聯邦都宣佈了各自龐大的太空發展計劃,吹響了人類大舉開發太陽系的號角。
為了避免惡性競爭,2028年簽訂的《海城外太空和平公約》中對太陽系的開發做出了明文規定。
月球作為全人類共同的領地,三大聯邦共同進行開發。
亞洲聯邦擁有對太陽系內其它三顆類地行星的專屬開發權,即火星、金星和水星。
歐洲聯邦擁用對土星的專屬開發權,美洲聯邦擁有對木星的專屬開發權。
而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等,三大聯邦共同開發,其實也就是看誰能搶在前面。
三大和平公約的簽訂讓人類社會暫時停止了內部紛爭,開始集中力量發展航天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