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之後不到1小時,陳朋就以紀檢處名義發出了通知。
當日下午,5千多名申請辭職的領導幹部一個不少地準時上班。
他們的工作態度比往日積極了幾倍,迅速地讓紅星公司恢復了正常經營,甚至都在盡力彌補前兩天因停產造成的損失。
這些人都清楚認識到,紅星公司太大,經營若有問題,損失會非常驚人,他們拿這個來威脅鍾成是強有力的武器。
但現在,鍾成反過來用這個來威脅他們。
幾十億幾百億的損失,分攤下來,嚴重的要被槍斃真得不是說著玩,這更是他們承受不起的了,雷長武一幫人是被徹底嚇破膽了。
為了權力為了金錢去爭一爭可以,但要讓他們拿命去爭,他們還真沒這個膽量。
紅星公司迅速平息了辭職風波,恢復了正常經營,讓很多想看笑話的人失望了,但也讓更多關心紅星公司的人鬆了一口氣。
鍾成的名字在紅星公司如日中天,威望直追前任鄧總,在紅星公司之外,也是聲名遠播!
到這個時候,那些置疑鍾成能否掌管好紅星重工集團的聲音才徹底銷聲匿跡了。
從3月18日開始,鍾成就開始策劃另一件大事。
這是他很久以前就想幹的事情,但因為動靜太大,涉及的領導幹部和管理人員太多,他本是想放到幾年後來搞。
但現在卻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
他一直就對紅星公司有188個分公司感到頭痛,這麼多的分公司有歷史遺留下來的,也有兼併重組時保留下來的。
這些分公司大的如核聚變發電機公司、機器人制造公司、電動轎車公司,擁有幾萬名員工,年產值幾萬億。
小的如服裝公司、鞋帽公司、木材加工公司等,只有幾百名員工,年產值還不到1個億。
這些中小型公司卻是衙門雖小但五臟俱全。
財務部、人事部、採購部、技術部、質量部等等職能部門比起大型分公司來,一個都不少。
總經理、副總經理、部長、副部長、經理、副經理,管理幹部同樣一大堆,在行政級別上還等同於大型分公司的領導。
更讓他不能容忍的是,這些中小型公司雖然沒有發展前景,卻是旱澇保收。
於是這些領導幹部大多得過且過,混天度日,是腐敗的重災區,這次辭職風波的主力就來自這些中小型公司。
集團對這麼多分公司的管理難以面面俱到,只是重點對大中型分公司進行管控,對於眾多的小公司採取了放養政策,也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之一。
鍾成同樣對集團總部擁有二十六個職能部門近兩千名管理人員感到不滿。
六年前周虎他們推行共工製造系統時,對當時的紅星公司職能部門進行了精簡,但礙於多種原因,並不徹底。
後來公司兼併重組後,接收了北山市軍工企業的大量後勤人員,職能部門再次膨脹,機構重疊,人浮於事。
現在已經是資訊化社會了,哪用得了這麼多的職能部門和管理人員?
這次推行楊戩考評系統,引發了大量領導幹部的辭職風波,後續肯定還會有大量的領導幹部和管理人員因考評不合格被下崗。
這就會空出大量的管理崗位,而這也正是對公司組織機構進行大調整的最好時機。
鍾成把周虎、楊淑貞以及總經辦的秘書召集起來,連日加班進行規劃,確定了初步調整方案。
總部的職能部門精簡成十二個,管理人員800人,精簡幅度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