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成看到軍方人員不太明白融合是什麼意思,就解釋了一下。
由於太一合金201硬度和熔點太高的原因,無法使用常規的焊接手段將三十六節支柱連線在一起。
雖然使用了鉚接楔合方式,但仍然存在錯位的風險,所以在組裝完成後,就要採用區域性通電加熱到幾萬度高溫,使連線處的太一合金融合在一起。
只是這個技術難度非常高,溫度節點很難掌控,過低無法融合,過高會使支柱變形。
這也是青龍航母艦體建造中的一個技術難點。
南天門工程副總指揮、紅星艦艇製造公司總經理劉洋接著介紹了軒轅號航母的建造週期。
青龍航母的建造工藝被劃分為艦體建造、舾裝和塗裝三大部分,與現有的船舶建造工藝相同。
由於大量工業機器人和無人機的使用,軒轅號航母的建造週期相比於以前的大型艦艇大幅縮短了。
在12月底就可以完成艦體建造,明年一開年就可以啟動軒轅號航母的舾裝作業。
如果將艦體建造工藝比作人類的骨骼,塗裝工藝比作面板的話,舾裝工藝則代表了人類體內的各類器官和組織。
而對於艦艇來說,舾裝工藝指除艦體結構之外一切裝置、設施、裝置的安裝工作,涵蓋了船裝、機裝、電裝、動力裝置、控制裝置、管路等。
青龍航母作為飛翔在高空的天空之城,其內部舾裝裝置遠比其它艦艇船舶複雜的多,涉及到結構、機械、電力、武器、通訊、生態等300多個專業。
這些技術複雜的系統支撐了整個航母的正常運轉,涉及的零部件名目繁多,是青龍航母建造的中心環節。
具體可由機艙舾裝、住艙舾裝、甲板舾裝三大類組成。
舾裝工藝將佔到航母建造總工程量的60%左右,預計將在明年8月前完成。
對於軍方人員提出希望軒轅號在國慶前交付使用的要求,劉洋表示很困難。
鍾成盤算了一下,還是代表公司答應下來。
讓他們轉告上級領導,紅星公司保證在明年國慶當天讓國人們看到青龍航母升空。
送走軍方人員後,鍾成給大家解釋了一下。
用時最多的舾裝過程,工程內容的技術難度並不大,只是涉及的零部件太多。
只要現在就啟動相關零部件的生產,艦體建造一完成,舾裝作業就可以加速實施了。